名师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行致远——蓬江区中小学陈荣琼名教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

陈荣琼名教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11-07
阅读 19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蓬江区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经过细致、精心的筹备,2024年11月6日,江门市李德名教师工作室、蓬江区朱晓辉名教师工作室、蓬江区叶玉玲名班主任工作室、蓬江区陈荣琼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揭牌仪式暨研修活动在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举行。陈荣琼名教师工作室顾问、理论导师、主持人、助手以及学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开启新篇

       仪式伊始,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周华章主任宣读了市区级名教师工作室成立决定,并对此表达祝贺和期望,他强调,工作室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勇立潮头,成己达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接着,工作室主持人李德副主任作代表发言,他表示在未来的三年里,将积极组织研修,推动工作室建设,带领学员从优秀走向卓越,让教育理想在名师工作室中绽放光彩。

       韩山师范学院教科院薛胜兰教授对工作室的发展寄予厚望,他表示加强潮江两市侨乡文化交流,做好工作室和高校之间的桥梁工作,助力各工作室更快更远更好发展。

      在开启新征程的美好时刻,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领导,以及工作室主持人、顾问、导师为工作室揭牌,这也标志着蓬江区陈荣琼名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正式开启。沉甸甸的牌匾上既彰显着荣誉,也承载着责任,更饱含着期待,激励着工作室在推进信息科技课程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工作室的成立和建设得到专家、名师的大力支持,由江门市教育局郑霞辉教研员、农林双朗小学李德副主任担任工作室顾问,范罗冈小学刘小兵主任担任工作室导师,周华章和陈振晓两位同志为工作室顾问和导师颁发了聘书。

名师讲座聚势赋能

       揭牌仪式后,首次研修活动紧锣密鼓拉开帷幕。

       首先江门市教育研究院陈振晓老师带来讲座《找好台子,唱好戏——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分析》,陈老师从“谋化好路子”“找好舞台子”“争当台柱子”三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充分交流,建议老师们要抓住机会、确定发展方向、善用团队力量等来让自己更快成长转型。

      接着,理论导师刘小兵主任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为题做了精彩讲座。刘主任分享了自己工作室的建设历程和经验,并就教学实践、教师反思、教师读书、教育科研等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和大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鼓励老师们在教育教研中寻求突破,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

       顾问李德副主任为我们带来《人工智能背景下AIGC赋能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讲座,他结合自己日常工作中使用AIGC工具的经历,详细阐述了AIGC在教育领域的核心优势、AIGC如何赋能高效课堂等,为未来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午的研修活动同样精彩,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中范罗冈小学参与活动。

       首先,江门市总辅导员张俊标副校长就《小学科学素养培育路径的创新实践》进行分享,他分析了当今世界科学人才培养的前沿趋势和动态,从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态度的树立、科学与教育的融合、科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明确了国家人才提升科学素养的方向和路径。

       随后,范罗冈小学唐玉艳副主任分享了《GAI赋能“跨学科教研”和“优化教学设计”》,她结合GAI备课具体案例,分享强调了 GAI技术对教研的重要性,指导我们怎样建立自己的智能体,用GAI开展赋能的教学教研,并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

听课评课共促成长

       范罗冈小学吴淑芳老师以《AIGC助力行空板K10语音控制智能车》为题,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人工智能课。课上吴老师引导学生用开源硬件实现语音遥控车,融入了生成式AIGC技术元素,通过人机对话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

       在评课环节,各工作室成员分别从AI赋能与课堂贯穿、问题链设计、教学重点的突出和突破、小组合作如何发挥优势等方面给出了看法和建议。

       学员曾丽婷老师认为,该节课能够依托AIGC深化实践应用,构建了AI赋能的教学体系。

       学员谢立俊老师认为,该节课基于核心素养,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师生一起成长,效果良好。

       活动最后,工作室领衔人陈荣琼老师介绍了工作室的成立意义目标、计划和活动,并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了整体期望,鼓励大家同研共进,抱团成长、共同进步。

       独行速,众行远。本次揭牌,代表着工作室正式拉开了三年研修工作序幕,形成了一种跨校际互动的共促发展局面。相信在陈荣琼名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工作室定能乘风破浪,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大力量,迈向辉煌未来。

图文:谢雯雯、曾丽婷

制作:曾丽婷

审核:陈荣琼

阅读 19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