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立冬吃饺子,源于人们对医圣张仲景的纪念。相传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弃官返乡。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他看到乡亲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耳朵都冻伤了。于是就在空旷的地方,搭个医棚,架口大锅,为穷人舍药治伤。他将羊肉和驱寒的药材煮熟,捞出切碎,用面皮包上,做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熟,取名“驱寒娇耳汤”。他给每一位前来治伤的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后,全身温暖,两耳发热,连续吃了一个月,耳朵的冻伤就被治好了。从此,每到立冬天冷后,乡亲们就模仿着药方包驱寒的“娇耳”。为了区分医圣的药方,把自己包的“娇耳”叫作“饺子”。于是,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育人小学以“立冬”这一节气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包饺子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到包饺子的劳动当中,从原来的“小吃货”,变成了“小美食家”。
活动伊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立冬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饺子这一传统美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动手,参与到包饺子的过程中。
同学们一手托饺皮,一筷取饺馅,包好饺子馅,捏紧饺子皮。瞧!包馅、捏边、摆盘……忙得不亦乐乎。包出的饺子也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有的像飞盘,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小小的餐盘见证了一个个创意水饺的诞生。小小的饺子包出了浓浓的师生情,包出了深深的同伴友谊。
小小的饺子“包”住了浓浓的情谊。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立冬这一节气的风俗,还学会了包饺子的技能。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收获了快乐,感受到了育人小学大家庭的温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同学们回忆起这次包饺子活动,脸上都会浮现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