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昌:弃官寻母

居敬孝道
创建于11-07
阅读 3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①。

一朝相见面②,喜气动皇天③。

朱寿昌生七岁,父出其母④,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寿昌行四方求之不已,与人言辄流涕。熙宁初,弃官入秦⑤,与家人诀⑥,誓不见母,不复还⑦。行次同州得焉⑧,刘氏年七十余矣。东坡有诗美之。

【注释】

①参(shēn)商: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xiǔ)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xiǔ),东西南北各七宿。参在西方,商在东方,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此处比喻母子不能相见。②一朝(zhāo):一日、一天。③动:感动。皇:盛大。皇天:苍天。④出:休弃,遣放。⑤秦:古秦国地域,包括陕西、甘肃等地。⑥诀(jué):诀别,分别(多指不再见的离别)。⑦复还:再回来。⑧行:行旅,行走。次:临时住宿某地。

【译文】

朱寿昌,字康叔,北宋天长(今安徽天长市)人,官至司农少卿、朝议大夫,中散大夫,年七十而卒。他七岁的时候,其亲生母亲被父亲朱巽逐出家门,母子分离,二人五十年没有见过面。朱寿昌四方打听生母下落从无间断,和人说话总是流泪。宋熙宁初年,他辞去官职去陕西一带寻母,与家人诀誓:“不找到母亲,不回来”。行走到同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宋朝苏东坡听到这段故事后,写了一首诗赞美朱寿昌。从此,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之事遍传天下,孝子之名得于遐迩。

苏轼《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 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壮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着彩服,儿啼却壮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孝行启示】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具有深远意义,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至孝之心的力量

1.坚守亲情的执着:朱寿昌自七岁与母亲分离后,五十年来始终心怀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这份深情在岁月的流转中未曾磨灭。他将对母亲的爱置于功名利禄之上,一旦得知母亲的可能下落,便毅然决然地放弃官职,踏上寻母之路。这种对亲情的坚守和执着,彰显了至孝的力量,提醒着我们亲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都应珍视和守护与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234.

2.克服困难的勇气:寻母之旅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但朱寿昌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不顾路途遥远、险阻,不畏岁月漫长、渺茫,一路追寻,最终实现了与母亲的团聚。这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就能够激发内在的勇气和力量,战胜困难,达成所愿 。

二、责任担当的体现

1.尽孝是子女的责任:朱寿昌的行为诠释了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责任。他深知母亲的离去是自己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明白寻找母亲是自己作为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清晰认知,以及为履行责任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教导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主动关心、照顾父母,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孝道,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怀。

2.社会示范的担当:朱寿昌的孝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楷模。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去重视和践行孝道。这体现了他作为社会一员的担当精神,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了正能量,引领了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也应当从他身上汲取这种担当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三、感恩与回报的践行

1.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朱寿昌的寻母之举,源于他对母亲生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尽管母亲在他年幼时被迫离开,但他从未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情,始终渴望能够找到母亲,报答她的恩情。这让我们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重如泰山,我们应当心怀感恩之情,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用心去关爱他们,用行动去回报他们的付出123.

2.传承孝道的文化价值:朱寿昌的故事作为 “二十四孝” 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孝道文化传统。它不仅在当时具有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价值。通过传承和弘扬这样的孝道故事,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秀文化提供精神支撑。

阅读 3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