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守正持中再出发——海南高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聆听褚树荣教授讲座散记及此次研修回顾

创建于2020-11-04 阅读1622

  菊月琼岛,天高气爽,温润宜人。2020年11月3日上午9时,海南省高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线下集中培训活动继续在百年侨中图书馆多功能厅进行。在坊主汤成慧老师的鼎力推动下,我们有幸邀请到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褚树荣教授作为本次专家讲座的主讲嘉宾,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大单元教学问题作题为《<守正创新,允执其中>——部编教材“大单元.微专题”教学建议》的讲座,与会省骨学员及侨中语文精英近百人一起聆听了讲座的精彩内容。

【图:特级名师褚树荣教授】


  褚树荣:浙江省特级教师,首批正教授级教师。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国家语文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业首届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中青年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委,教育部课程中心高中语文国家级教研基地负责人。浙江省第一、二、三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出版过课堂研究系列专著10余种,发表教学文章280余篇,出版随笔散文集《何处是家园》。

【图:褚树荣教授授课主题】


  褚树荣教授讲座主题是《<守正创新,允执其中>——部编教材“大单元.微专题”教学建议》。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教材:创新与克难

      二、策略:守正与持中

      三、规划:统筹与兼顾

      四、行动:摸索与推进

【图:汤成慧老师】

  高中语文省骨工作坊坊主汤成慧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发表了个人独到的见解,汤老师美丽睿智,口吐莲花,出口成章,表现出语文人独有的魅力和岁月沉淀后超凡脱俗的气质。

  讲座结束后,学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省骨学员踊跃提问,褚教授耐心解答,学员和专家针对“大单元”教学的实际教学操作展开了研讨。

03:34

【视频:吴小清老师】


03:26

【视频:褚教授答疑(一)】


04:11

【视频:褚教授答疑(二)】


  褚老师的讲座可谓“顶天立地”。“顶天”,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质以及“立德树人”的编写根本任务宏观阐释了教材意图和结构框架;“立地”,基于课题实操以及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做法展开了经验介绍。既有理论高度,亦有实践经验和思考,给在座的省骨语文教师指点了迷津,打开了脑洞,激活了课例设计思路,为下一步语文教学提升提供了范本和方向。

04:54

【视频:汤成慧老师总结讲话(一)】


01:51

【视频:汤成慧老师总结讲话(二)】


  活动最后,坊主汤成慧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汤老师概括了褚树荣老师讲座核心要义,并分享了自己见解和思思考。汤老师盛赞褚教授微专题教学实施导向,“化整为零,零零归一”,“大”单元还需“小”步走,希望在褚老师的启发下,多深入探究,多整合资源,构建可持续不断更新升级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科学构建、从容实施,小步快走,走向新教材课堂教学的远方。

【图:学员与褚树荣教授合影留念】


  很喜欢汤老师分享的褚树荣教授文章的句子:

      一个名师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生长,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好像爬台阶,从低到高,拾级而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登峰造极”。

       教师是农民而非工人,课堂是庄稼地而非流水线;学生是禾苗而不是标准件,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春种秋收的过程而非产品加工的过程。

        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是生命绽放的舞台。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成长的爱心行动,他饱含着生命的呵护,守护着生命的与生命碰撞的温度。

【图:部分学员与褚教授合影留念】


  “教无定法,但一定有法。”在新教材实施的探索路上,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掘金者,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直接我用,只有基于学情、教情和自我认知的前提下,选择褚教授“允执厥中”之路,不偏不倚,才能在新教材实施中找到自己独特个体教学的方向,“用好新教材”,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省骨学员在认真听课】

  三天的研修,转瞬即逝,领导的殷殷嘱托、专家的高屋建瓴的学术引领犹然在耳,作为省骨,我们肩负着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工作的规范有效之责,短暂的研修,漫长的研修之路,回归本土课堂,我们初心仍在,探索仍在。

【图:11月1日上午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院领导和厅领导给本次省骨线下研修活动定了"调",省继教中心符永雄院长解读了骨培五年规划以及本次研修方案;省厅陈振华处长针对本次研修提出要求并寄予殷切的期望。

      

【图:陈振华处长】


  开班仪式结束后,省教师工作处陈振华处长做了《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专题讲座。

      陈处长针对海南本土教育生态,着重解读了“教师职业行为的十项准则”以及准则落地的具体实施意见。陈处长以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向全省教师发出了教师一定要“上好课”,做一名“四有”好老师,造福桑梓,担负起海南教育使命,为推动海南贸易港建设贡献力量。

【图:高中语文省骨同仁合影留念】

  教育,是一场关乎民族国家未来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这个系统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位卑未敢忘忧国”,正如王丕勤老师在美篇中写道“我有使命不敢懈怠”。

【图:瞿平校长讲座】

  瞿平校长针对在线研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逐一答疑,瞿校长站在课程和教学论高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问题清单、组文原则与课堂实施策略、“共同体”学习模式。

      瞿校长的讲座既有理论框架建构,更有课堂实践方法,深入浅出,在课堂操作层面,既让大家“知其为”,亦让大家“知其所以为”,上下贯通,知行合一,极具指导意义,大家受益匪浅。

【图:讲座现场】

【图:汤成慧老师讲座】

  面对新教材,汤成慧老师以专业成长为切入点,展开了三个时段课例设计,体现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呈现方式,“跳出三界外,亦在五行中”,汤老师以驾轻就熟的文本驾驭能力,在文本的“美与术”与学生的心灵之间畅游,学养丰厚,深受学生喜爱。

【图:陈贞老师讲座】

  陈贞老师回顾了“大单元教学”的演变过程,并以当前研究成果构建了“大单元教学”实施模式,提出了“组合性、继承性、开发性、模糊性、初创性”的构建理论。给在座的省骨学员提供了设计理念和遵循原则。

      讲座最后陈贞老师勉励各位老师,“做一个有视野的人,关注学生的需求。行在路上,不惧洪流。”

  11月2日下午两节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彩不断,惊喜连连。

      

【图:陈向群老师授课】

  陈向群老师以诗歌结构“起承转合”构建词文阅读,立足读“法”读“懂”,循循善诱,极具亲和力,不仅体现南方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也在严谨课堂推动下“挥毫”板书中彰显了豪放豁达另一面,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课例思考。

【图:熊纪涛老师授课】

  真看不出来,这个饱经沧桑的北国汉子竟如此“婉约”“细腻”,正印证那句“男人的一半是女生”俗语。

      熊纪涛老师采取对比阅读方式处理群文阅读,通过品读文本,提炼区别点,给学生以诗词群文阅读的“抓手”,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在熊老师或柔声诱导,或声情并茂朗读中,学生走近诗词情境,打开阅读思路,探寻阅读方法。整节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为各位学员展示了一节丰满的生命成长课堂。

【图:部分评课教师做分享点评】

  评课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在肯定创新尝试的前提下,也提出了各自的课堂观察看法,在彼此碰撞中,课堂策略得到优化整合,课堂设计更趋完美,课例设计更加规范理性,各位学员分享智慧,分享心得,交流经验,其乐融融。

【图:张所帅教授】

  活动压轴环节是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所帅教授主题评课,张教授从两节课例谈了自己对群文阅读实践的独到见解,并提出“整合文本有抓手,文本组合有趋向”,立足用好教材,注重章法构思、情感态度的组合驱动,力求在课堂上摒弃不良做法,共建师生知识传递、心灵共振的课堂能量场,共同营造“美美与共,教学相长”的完美心灵家园。

       张教授学识渊博,理论联系实际,为群文阅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赢得省骨各位学员的一致好评,让各位学员受益匪浅,钦敬之至。一个字概括“帅”!

【图:风采主持人陈向群、刘成、李瑞玲、汤成慧四位老师】

  很喜欢华侨中学马青老师的一句话,在此稍作补充分享给大家:

       只要大家对语文教学足够虔诚,“以文本为支点,大家都走在朝圣的路上,感受着同一光源的照耀,最终总会殊途同归。”

     印光大师曾开示信众,“信愿行” 是修成正果的“资粮” ,那么,作为我们一线语文人亦需要“信愿行”来完成我们“教书”的素养的提升,不辱我们“育人”神圣使命。我们的“信”,就是相信我们在新教材落地上一定可以走在最前列;“愿”,就是愿我们业务提升和学生生命成长同在;“行”,就是行动,是可以相信、实现愿望的支撑。只要我们深耕教田,不断总结和探索,我们的教学一定可以迎来殊胜圆满的未来!

    编辑:侯吉昌、黄瑞坡

      摄影:高语省骨各位学员

      审核:汤成慧、陈贞

      出品:海南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坊

      日期:2020年11月3日



阅读 16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