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合浦廉州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波峰
创建于2024-11-06
阅读 7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金秋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公开课在学校的科学馆教室拉开了帷幕。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师生共同探索的科学之旅。

课题: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03:01

授课教师:曾新富

授课班级:高2321班

授课地点:科学管一楼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2024年11月6日,第二节

一、课例分享,探索电表奥妙

      曾老师通过回顾电表改装,了解了小量程的电流表在电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改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继而提出新的问题,“能否将这样的表头改装成能够直接测电阻的电表呢”,整节课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教学。

      曾老师从新课程出发,课堂上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给现场的学生带来了一节生动而有趣的物理课。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例题导入,让学生通过计算,从数据上深刻理解在同一回路中,负载的大小与回路电流“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激起他们对电表改装的灵感。

      接着,曾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对欧姆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索,包括:

① 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的设计为什么是不均匀;

② 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盘之间的对比;

③ 测量时,指针在哪个位置读数会更加准确;

④ 欧姆表的内阻该如何计算

      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曾老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电路将三个电表共用一个表头?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其自由探索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这一互动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关注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紧接着,他又通过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将本堂课推向了深度教学。一问是如何设计更多量程的多用电表?二问是档位不同时不同电表的量程如何区分和比较?曾老师利用问题的设计将课堂从浅层次教学过度到深层次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情感的深度,以达到达到防止学科知识浅层化和学生思维的表层化的目的。

     为了保持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耐心地阐述每一个问题,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给与他们以情绪价值,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热情。

      在课堂的最后,曾老师总结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

二、评课交流,迸发智慧结晶

      在曾新富老师的主持下,他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总结了在本次授课中他的感受。在场的各位老师对曾老师的主题授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一致认为曾老师的这一节课是一节高水平的优质课例,值得大家的反复研习。

     各位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问题的创设、语言的表达、教学目的的达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堂的活跃度都进行了评价,整堂课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素养的形成,符合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的要求。

三、总结提升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念以及个人素养等多个方面的提升。而公开课的研讨的价值就显得独一无二,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听公开课,教师都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这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趋势,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公开课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途径,在探讨的过程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寻求改进的方法,获取更多的进步。

供稿: 劳崇莉

编辑: 劳崇莉、许传波

拍照: 许传波

审核: 曾新富

终审: 秦付平

阅读 7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