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交流思无穷,互学共进启新鸿———聊城闫寺实验学校初中部“四四六”模式化学教学公开课活动纪实

十一月的萧邦
创建于7天前
阅读 14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诗意在每一缕清风中流淌。校园里,金黄的树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华美的地毯。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教研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24年11月6日中午,我校初中部综合组教师和新入职教师齐聚录播室,一起教研刘丽珍老师的“四四六”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公开课《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

       刘老师从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热点导入,引出两个问题“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和“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阶段,刘老师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趣味性地将各位在座的同学比做一个个水分子,将复杂的微观粒子运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水的三种状态中水分子间的变化,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中不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大小和体积,变化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之后刘老师以水的蒸发和冷凝水的形成过程为例,对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度、分子间隔、状态等进行分析。刘老师注重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用不同的生活事例引出分子的不同的特征,即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最后,刘老师通过视频引出水的天然循环,对实现途径、能量来源,循环意义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水资源的绿色教育。

      课中刘老师引入了大量的习题,几乎每个知识点后都对应着习题,帮助学生课堂中解决知识的运用问题。课堂的最后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检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教研中,各位前来教研的教师也对刘老师的授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老师们都认为刘老师的这节课的知识讲解条理清楚,课堂节奏把握出色,习题设置得当,但是在提问、板书等环节中还需要一些更加细致的处理。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我们初中部教师在以后的“四四六”教学模式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编辑:常苏豪

审核:罗   珂

责任:董玉芹

阅读 1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