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满校园,2024年11月2日上午9点,我们迎来了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3级学科教学(化学)专业教育硕士的开题答辩会。这是一场学术与激情的碰撞,也是一次智慧与努力的展示。
在白云区张冠桓名教师、华师的吕东生教授和刘聪教授三人组成的一个专家小组,六位硕士研究生参与的开题答辩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学楼5栋206教室隆重举行。在此次开题答辩中,23级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的学生们经过深入研究与精心准备,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了化学教育、实验教学、以及前沿化学科学的多个领域。答辩过程中,同学们将就各自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锻炼同学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机会。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盛会,领略各位硕士生的学术风采。
一、开题汇报
六位硕士研究生以清晰流畅的语言阐述课题观点,展示了深入的理解和扎实的学术功底。面对问题,他们冷静而迅速地反应,紧扣主题进行逻辑严谨的论述。他们的肢体语言自然得体,表达出自信与专业,眼神中透露出对研究的热情与专注。
1.苏雅琪同学的《基于Arduino的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聚焦于数字化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了如何利用Arduino平台创新化学实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梁泳彤同学的《基于PTA量表和SOLO理论的高中“化学平衡观”实践研究》则结合了两种教育理论,深入分析了高中生的化学平衡观念,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梁诗明同学的《基于学科大概念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围绕学科大概念,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了设计与实践,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4.肖漫和同学的《发展高一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化学教学实践研究——以“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主题为例》关注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探索。
5.王淑萍同学的《问题链驱动的QPCRR论证模式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为例》以问题链为驱动,结合QPCRR论证模式,创新了化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6.卢泽阳同学的《FRA视角下,基于科学本质的高中化学教材习题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为例》则从科学本质的角度出发,对高中化学教材习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专家点评深入细致
此次开题汇报邀请了张冠桓名教师(组长)、吕东生教授以及刘聪教授作为专家评委。三位评委老师认真听取了每位同学的汇报,并针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三位专家不仅具备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开题答辩会上,他们将分别从学术性、实践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等多个角度对硕士研究生的课题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独特的教学视角以及对研究工作的支持将为开题答辩会增添严谨且充满智慧的氛围。
在答辩过程中,六位硕士研究生能够与评委和听众进行有效互动,使得整个答辩过程充满活力和效果。总的来说,他们的表现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体现了他们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出色的答辩能力。评委老师们在评价时不仅肯定了同学们在研究中的创新点和亮点,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鼓励同学们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思考,完善研究方案,争取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开题答辩圆满结束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开题答辩环节圆满结束。整个过程严谨而高效,不仅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学术思考与努力,也体现了导师们的专业与负责。在此次答辩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展现了他们为学术研究所付出的辛勤与努力。
在答辩过程中,同学们的报告内容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表达流畅,展示了他们对研究课题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导师们的提问和指导则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既检验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也指出了他们在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整个答辩环节秩序井然,气氛和谐。同学们的自信与从容,以及导师们的专业与热情,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而每一次问答、每一次交流,都使得这场答辩变得更加圆满和充实。
此次开题汇报活动不仅为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机会。相信在评委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将继续秉持“追求卓越、创新致远”的学术精神,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教育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