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动红心,“域”见成长——石林县第一幼儿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一堂课考核(骨干教师组)

石林县第一幼儿园宣传部
创建于2024-11-06
阅读 23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启蒙时期,也是影响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丰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为幼儿性格习惯养成和思想品德熏陶提供源源不断的教育素材。

        

       结合我园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落实立德树人,开展幼儿品德启蒙教育。本学期的一堂课考核,将抽象的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让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在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传承并创新红色文化。

考核方案

小班组

       “小娃娃,红军梦”——小一班的杞艳龙老师带着孩子们与区域环境互动。结合红军战士的故事开展区域“我是勤劳小红军”“我是勇敢小红军”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规则,有目的的游戏。

       

        “争做小红军”——小二班的李海燕老师通过分享红色绘本《倔强的小红军》《闪闪的红军》,结合区域活动“帮助红军插红旗”“分军粮”“帮红军做饭”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小红军,来做客”——小三班的李俊姣老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我会叠衣服”“我给红军服扣纽扣”“制作地图撕贴画”,让幼儿在有趣的动手体验中传承和实践红色精神。

       “红星闪闪”——小三班的金蕾老师在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参与制作五角星、搭建独木桥、讲述革命故事。激发孩子们对红军的崇敬之情,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小小雷锋”——小四班的李金花老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学雷锋做好娃娃》,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开展“认识雷锋”“拼贴雷锋”“看雷锋事迹”让幼儿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雷锋叔叔,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的快乐。

      “我是祖国小红军”——小四班的张丽英老师将红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各个区域。“影子配对军事主体”“我为红军修路”“插国旗”等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

       “小红军”——小五班的李奕颖老师讲述冬子和林宇两位小英雄的故事,开展“阻击战”“国旗飘飘”“机智小红军”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

      “红军叔叔谢谢您”——小六班的李玉珠老师在区域活动“拼国旗”“垒高地”“我为红军做干粮”。让孩子们知道没有红军叔叔的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珍惜粮食和热爱祖国。

       “我是勇敢小战士”——小六班的刘玉玲老师在区域活动中投入材料“破解鸡毛信的秘密”“铺路搭桥”“水果餐”,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能力,让幼儿成为像解放军一样勇敢的孩子。

       “红色文化润童心”——小七班的毕丽花老师通过收集本土材料玉米叶、棕树皮、稻草、蓖麻杆等材料,开展“送你一件新蓑衣”“新草鞋”“飞夺泸定桥”等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红军战士用勇气去战胜困难。

     “地道战” ——小八班的余雄丽老师将主题教学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开展听绘本故事“冀中的地道战”“探索地道迷宫”“制作地雷”“红军挎包”“建造地道”等活动。在游戏中感受革命先辈的智慧、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激发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我爱我的祖国”一一小九班的冯英超老师通过开展区域活动“插红旗”、“红旗真美丽”、“我给红军剥玉米”等活动,让幼儿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萌发初步的爱国热情。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锦绣中国

盛世华诞

愿山河无恙

祖国昌盛

中班组

       “一个苹果”——中一班李瑞冬老师以红色绘本为主线,让孩子们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丰富物质条件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粮食和物品。在美工区带领孩子们制作水壶、勋章、生活区孩子们一起制作南瓜汤和玉米疙瘩饭。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激发了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和对国家的热爱崇敬之情。

      “战略物资补给站”——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中二班的赵丽燕老师根据战略物资的不同属性设计益智教具让孩子们从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观察比较的能力。生活区以我来做草鞋为主让幼儿学习绕、穿、拉等动作,促进幼儿手指灵活性。

      “小红军护送军粮”——中二班的李富燕老师开展了以护送军粮迷宫图、制作护送军粮的工具、设计护送军粮路线和场景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红军护送军粮的英雄事迹,体验护送军粮的艰巨和勇敢,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

       “再读鸡毛信”——中三班沈媛老师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红色故事《鸡毛信》,整个区域活动设计围绕“信”来开展。科学区探索消失的密信、美工区制作鸡毛信、羽毛扇、建构区搭建红色军事基地。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同时也学习到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

      “翻越大雪山”——中四班的陶成婷老师以红军长征为主线,美工区的翻越大雪山,孩子们捏的红军惟妙惟肖;表演区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故事中的精彩片段;语言区的自制绘本,孩子们清楚流畅地讲述故事并和同伴一起表演绘本中的片段。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学习了红军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坚强的精神,希望孩子们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我做小红军”——中五班的杨珂老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小萝卜头》,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开展“小小红军”“拼搭革命根据地”“躲避地雷”“找国旗”等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红心向党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感受红色文化,激发孩子爱祖国的情感。

     “小小红军来帮忙”——中六班的朱红嘉老师以石林本土英雄“张炽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小小红军来帮忙开展区域活动。美工区制作美味冰淇淋、徽章;建构区搭建抗战碉堡;智趣书屋根据绘本张炽的故事进行图卡排序;益智乐园物资补给站,让孩子们感受到张炽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六班的毕清秀给孩子们讲述幼儿获得了有关中国红色《小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最小的红军》等红色故事。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红色故事会、小小铺路工、小小将军、做军帽等系列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到红军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积极乐观的长征精神。结合生活传承长征精神。

       “抗日英雄王二小”一一一中七班的詹小梅老师准备充分,在区域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与幼儿互动,一个个小萌娃通过情景扮演,服装情景生动有趣,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骄傲感。让幼儿意识到当今美好生活都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八班的蔡斯斯老师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线。在语言区投放一系列红色绘本故事和视听材料让幼儿感受英雄烈士的伟大和勇敢;益智区通过“解救小英雄”激发幼儿动手动脑、乐于助人的品质;在战地医院中幼儿扮演勇敢的红军小战士与医护人员,学习急救包扎知识;建构区幼儿合作搭建战壕和碉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实践中强化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大班组

      “抗日英雄王二小”——大一班的李娅老师以王二小为切入点开展大班区域活动,活动前孩子们就充分认识绘本中的故事主线,通过跨领域融合,每个区域活动都围绕“王二小”的核心主题展开,既保证了内容的连贯性,也促进了幼儿在多种维度上的发展。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让英雄的形象不再遥远,而是融入生活,成为行动的指南。

      “长征路上”——大二班的段秋宇老师以长征为主题,开展“破译密码”“编草鞋”“红军餐”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历史,感受红军战士们在长征中相互扶持的精神,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好少年。

       “抗战英雄黄继光”——大三班的潘雪艳老师结合抗战英雄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创设红色文化氛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加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英雄故事的理解,培养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

       “飞夺泸定桥”——大三班成红梅老师以“飞夺泸定桥”为背景,结合美工、建构、美团外卖、益智、阅读和科学6个区域,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大班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石林英雄张炽”——大五班的牛爱妮老师通过开展区域活动“营救小红军”“物资采购”“我给张炽画张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传承红色精神。

       “鸡毛信”——大五班的何玉香老师结合绘本《鸡毛信》开展“送给海娃的礼物”“望远镜”“我的鸡毛信”等活动。设置重重挑战,引导幼儿不断克服困难完成挑战,帮助幼儿树立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夺桥小帮手”——大六班的韩继琼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感受“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战士们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引发了幼儿无限的模仿: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折军装、手枪等活动。学习坚如磐石、毫无畏惧的红军精神!

       “鸡毛信”——大七班的杨陶成老师把红色文化资源“鸡毛信制作”“革命根据地”“扎染五角星”融入区域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翻越大雪山”——大八班的和安保老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美工区:我为红军做军装,建构区:我为红军建堡垒,刺绣区:我为红军绣五角星,科学区:我为红军打坏人,益智区:解救小红军,表演区:我为红军跳个舞。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感受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红色主题的理解。

       “飞夺泸定桥”——大九班的袁晶老师顺着孩子们对“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精心设计“探索拱桥的秘密”“折纸桥的秘密”“飞夺泸定桥”。培养爱国情怀,学会团结协作,懂得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董存瑞炸碉堡”——大九班李红芝老师,将绘本故事《董存瑞炸碉堡》融入到区域活动中。绣出漂亮的鞋垫送给红军,用绘画的形式记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总结评价

        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要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来历和价值;能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水平对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分类,从幼儿视角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梳理,按照本班幼儿的年龄段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学习经验并组织实施。本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区域活动,各位老师各显神通,教师们以扎实的专业学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未来的蓝图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有效渗透红色文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身为幼教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合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从幼儿实情出发,构建难度适宜、趣味十足的红色教育活动,将红色精神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环境引导等渠道强化幼儿的家国情怀,帮助其形成良好人格品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图文编辑:毕丽花   蔡斯斯

初审:李海妮

终审:钱海

阅读 23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