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苑集团·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温情送教展风采,学思共研促成长——海口市冉茂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王婷
创建于2024-11-06
阅读 6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一种力量叫做结伴而行,

‍有一种引领叫做送教下乡。

‍十一月,

‍乘一阵金秋的风,

‍凝一份帮扶的情。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带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搭建城乡学校互动交流平台,2024年11月6日,海口市冉茂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来到我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的有:海口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冉茂娟老师及工作室骨干教师、琼山区教研室陈亚运副主任、灵山镇中心学校吴丽姿副校长、港湾小学刘亚川主任、灵山镇全体语文教师。

      本次活动由灵山镇中心学校沈海燕副教导主持。

       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

一、课例展示

二、专题讲座

课例展示显真章

首先,由来自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的叶星老师为大家展示习作课——《围绕中心意思写》。

       课堂中,叶星老师以游戏的形式,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画黑板报,引导学生辨析合格与不合格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规避习作中偏题离题的问题。

 叶星老师通过设计活动让孩子积累感性的经验,再通过学习单提炼理性的路径,启发学生的目的性思维,教授程序性知识,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叶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巧妙的活动设计、灵活自如的引导、有效的师生互动,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

名师讲座促发展

活动第二项,冉茂娟老师做《为写作力而教》专题讲座。

冉老师根据自身的丰富经验,融合了“新课标”的理论,从课标中的习作教学、现实中的习作教学、全息理念下的习作教学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给全体教师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导建议。

       冉老师提炼了新课标对习作教学的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将教学要点娓娓道来:

‍        1.丰富语言经验。

‍        2.培养语言直觉。

‍        3.启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此外,冉老师还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老师们在现实习作教学中的四大痛点: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关系不清、指导不力。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可以多从“目的性思维”着手,为学生建构认知通道,化教师的告知与说教为学生的经历与体验,让学生有吸纳事物信息的动力,有表达的欲望,再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最终使作文教学实现从写好某一篇文章,到写好某一类文章,再到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

       讲座接近尾声,冉老师也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宝贵的习作教学建议:

‍       1.解读教材,找准习作目标;

‍       2.分析学情,找到学生难点;

‍       3.文言阅读,寻找教学内容;

‍       4.设计活动,建构通道;

‍       5.梳理提升,形成策略;

‍       6.创设情境,迁移应用。

活动最后,灵山镇中心学校吴丽姿副校长做小结。吴副校首先代表学校向冉茂娟老师及工作室成员表示由衷的感谢。此次活动架构起小语同行之间友好交流的桥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 

‍“送教下乡”,送的不仅仅是课程,更是教育的希望和火种。活动虽已落幕,但教育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教育之路上,播撒知识,点亮希望,让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都能得到滋养,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阅读 6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