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情意如酒,寒露已过,又到深秋。为帮助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1月6日在岚山区明珠路小学举行一年级新教材使用研讨活动。
孟令举老师执教的《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8和9的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活动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从图片和文字中发现信息,并且能够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模型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张亚楠老师以《10的认识》为课例,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新授课。通过故事引入,巧妙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初步建立了对10的认识。
徐聪老师执教《10的再认识》。本节课的学习是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各数,并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字符号。
这节课上徐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并将整节课通过与有关的情景、活动、问题串联起来,由10这个数引出位值制,体现出数位的重要性,教材中分别由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圈一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满十进一”以及十进制的产生,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按群计数,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渗透十进制、位值制思想。
郭晨曦老师分享的是《深耕细作精研,携手共育新苗》。
一、规范书写的习惯
二、认真读题的习惯
1.指读训练
2.有序做题,防止漏题
3.检查
三、教学心得
1.看书
2.直观
3.评价
4.表达
四、家校沟通
1.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监督和指导作业
4.培养阅读习惯
5.鼓励孩子参与数学活动
6.表扬和鼓励
7.以身作则
徐潇瑶老师分享《落实新课标 生成新课堂争做小先生》。
一、破茧之变:开启教学新旅程
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二、“小先生”之光 启亮智慧新课堂
1.课前“小先生”,发挥带头作用
2.课堂“小先生”,增强师生互动
3.课后“小先生”,学生互帮互助
三、基石之筑 夯实课堂常规路
1.口令嘹亮,规范班级秩序
2.奖励驱动,点燃班级热情
3.干部担当,助力班级前行
4.双姿优化,提升班级素养
孟老师说课:本节课对于学生已经发现的信息和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回应并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表示两部分数和总数在加减算式中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图式列算式表示,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思路由具体实物到半抽象的符号再到抽象的数字转化的过程,也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图式中强化对加法和减法含义的理解,最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可以用动作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张老师说课:《10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好。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运动会引入,巧妙有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时,通过观察、摆一摆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2.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读数、数数、写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以及10和第10的区别,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比如双手手指、脚趾的个数等,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徐老师说课:计数单位的深化:教材通过小棒图等直观教具,将10个一捆成1捆,形象地展示“10个一是1个十”的过程,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计数单位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系统中,每增加一个位置,数值就会增加10倍,从而掌握个、十、百等递增的计数单位。数位与位值的认识:通过计数器等计数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位值。例如,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强调“位值原则”,即不同的数位有不同的位值,这是理解十进制计数系统的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我将致力于终身学习,通过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研讨和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技能。我将积极与同行交流,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我也会倾听学生的反馈,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参与这次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不仅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坚定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追求。在未来的教学旅程中,我将以更加热忱的态度、更加坚定的步伐,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