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理综组教师齐聚生物实验室,研讨分组实验教学的教法。王烁老师给7 0 9班学生讲授了一节小组实验课,课题为《种子的结构》。
每一个小组学生相互协作,按照王烁老师的要求,切开芸豆种子和玉米的种子,然后分别滴加碘液,通过其颜色变蓝来确定它们的营养成分的位置。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淀粉遇碘变蓝,哪里变蓝,哪里含淀粉,一目了然。种子的胚不含淀粉,所以不变蓝。从而得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在子叶,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在胚乳。
课堂上适当的点拨,重点知识及时强化练习,使学生知识生成水到渠成。
板书美观,可视性强,便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到位。
实验报告精心设计,需要填写的内容不多,使学生有精力进行实验和思考。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频繁,学生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王老师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指导,教学流程有条不紊,教态自然大方。
课堂上采用了视频播放,学生分组实验,到黑板上板演,填写实验报告,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习起来不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内化知识的效率不会低。
王老师的教案。
王老师为学生设计的实验报告。
准备一次分组实验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精心准备,感谢生物组全体教师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