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科研领航骨干教师专项培训(二)

DZY
创建于2024-11-06
阅读 2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上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教授为参培教师带来题为“关于基础教育研究站位的思考"。吴教授首先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进课程改革、锐意进取的改革自觉和共建共享成果四个特征来凸显优秀教学成果两个“站位”。吴教授在第一个环节政治定位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吴教授在第二个环节学术站位,用了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他把我们课题研究的问题比如新冠病毒的爆发,课题目标就是研发新冠特效药,课题的开展过程就是研发新冠特效药的过程和试验操作,课题效果就是新冠特效药对症与否,化抽象为形象,降低了理解深度。第三个环节,吴教授指出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核心素养,方便我们找准课题站位点。最后,吴教授分享了成都市实验小学和南充市嘉陵区学校的优秀课题案例,从优秀课题中可以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学术表达和科学的论证过程,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或实践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午,绵阳师范学院博士候小兵教授培训的主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如何选题”。候教授用7个问题串展开,带着大家一起思考:什么是科学教研?什么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什么是选题?什么是好题?什么是差题?题从何来?如何选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之下必有方法。候教授从核心概念、选题标准、选题原则和选题过程四个方面,精准定位,分析了如何选题?通过案例分析,学员发表意见判断好课题和差课题,最后候教授总结,课题没有好坏,看谁去研究?合适不合适?因人而异。判断课题好否,还需要结合文献综述。候教授让我们对课题的选题有了明确的标准,指明了方向。

教育科研方面的指导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培训前,我对教育科研选题感到迷茫,不知从何入手。培训中,老师详细介绍了选题的标准,从教育实践、改革热点、理论学习到挖掘空白点等。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科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现在我会更加留意教学中的问题,并尝试从科研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努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END——

阅读 2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