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读引”成果推广应用类课题“聚一起”活动的通知
成果推广团队各成员、成果应用团队主持人及成员:
为了落实“读引”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要求,搞好后期的研究工作,现将成果推广应用“聚一起”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上午8点40分一一中午1点(含午餐时间)。
二、活动地点
儋州市新州中学。
三、参会人员
成果团队和新州中学、琼西中学、板桥中学应用团队全体参研人员。
四、活动主题
“读引”课堂教学展示暨研讨。
五、活动内容
1.板桥中学读引应用类课题主持人(板桥中学副校长)马佩佩上展示研讨课。
上课时间:8:50一一9:30分(学校的第二节课)。
上课年级:七年级。
上课题目:秋意绵绵一一《秋词》《夜雨寄北》。
上课地点:行政楼一楼多媒体教室。
2.研讨活动
(1)上课教师作课堂设计介绍和反思。
(2)各应用类课题主持人评课。
(3)成果团队专家组成员评课。
(4)成果团队负责人赵克勤老师作活动总结。
(5)合影留念。
(6)研讨活动时间:10月30日上午9:40-10:20(学校的第3节课)。
(7)研讨活动地点:行政楼一楼会议室。
六.活动要求
1.全体参会人员提前10分钟到位,签到。
2.每位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老师需精心准备,准备好教学设计及课件和课堂所用教学资料。
3.课堂教学要用“四读四引”法,力求创新,教学中可以用到配乐朗诵,表演朗诵等。
4.各应用团队主持人,一定要安排好人员拍照,做好活动美篇。
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参与。也希望新州中学当好东道主,搞好大服务。
读引成果推广团队和应用团队
2024年10月28日
马佩佩老师严格按照“四读四引”来完成教学。课堂从划分节奏、借助资料来赏析作者的情感、找出表达情感的意象、本诗具体用到的手法,以及最后用“读”来检验教学成果等几个教学环节。
课后文咏梅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出这节课的优点是:
1.范读很好。
2.引导学生理解思乡背景下西窗和巴山的意象。
3.评价表运用的是三评,自评、互评和师评,按照1~3来评价,教师导引后再生成,提升了教学效果。
4.活动时间安排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问的人次也很多。
文老师对本节课也提出了如下建议:
1.学生的导学案提供了鉴赏,虽然给学生的支架,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更小了。
2.应该从分析词义、文本入手,而不是直接到情感。
3.表现手法不单列,放到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会更好些。
4.从两首诗中找出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阅读更好。
马佩佩老师向同志们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刘国君老师和胡忠礼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
本次活动,是对整个应用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提出不足和今后改变的方向,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