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十三高•蜗蜗佳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蓝携手共奋进,赋能筑梦展匠心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青蓝工程”中期汇报活动(二)

创建于2024-11-05 阅读925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为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24年10月21日-11月5日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青蓝工程”中期汇报公开课活动。

通力磨课,打造高效课堂

       为展现一堂高质量的汇报课,“青蓝工程”的徒弟们认真准备,以我校“导探练”课堂模式为基础,精心设计课堂任务;师傅们以及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通力合作,耐心指导,让一堂汇报课以高水准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尽显我校新进青年教师风采。

青春飞扬,绽放课堂风采

       高艺丹老师的数学课《幂函数》‍,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幂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幂函数图像和性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探究能力。利用信息技术《Gegeobra》展示函数图像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幂函数概念和性质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幂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演变规律,加深学生的印象。    

       李舒老师的数学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生活中的情境出发,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流畅,课件制作精美,板书清晰明了。课堂融入小组讨论,学生讲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经典例题的讲解透彻,深挖例题及其变式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深度。最后以华罗庚关于数形结合的诗句结尾,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又向学生展示了伟大数学家华罗庚的事迹,融入课程思政,符合当前数学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周铭璐老师的语文课《将进酒》,紧扣教学目标,完成度较高。课堂内容丰富,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如画酒杯、女生弹琵琶配乐,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01:52

       齐正阳老师的历史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通过视频与问答的形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点落实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赵小会老师的生物课 《免疫失调》,从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反应人手,通过小组合作、模型建构等方式,依次探究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艾滋病等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措施,辨析免疫功能过强或赵小会过弱机体出现的异常情况。本节课设计的新颖之处,是用生活中的三个案例将所学习的内容串贯穿起来,创设真实案例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运用了图片、视频、小组合作、构建模型等手段来引导学生突破本节重难点。

       薛雯老师的生涯课《正确认识自我》,聚焦“认识自我”这一关键主题,非常具有针对性。课程内容设置合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身,比如性格测试、兴趣爱好分享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讲解清晰,善于举例,让抽象的自我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而且,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有较多的发言机会,有利于深入挖掘自我认知。

       臧玮龙老师的体育课《排球传球技术动作》,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排球传球技术展开,步骤清晰。教师示范标准,能让学生直观看到正确动作,便于模仿。课程安排了充足的练习时间,且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要点。同时,组织形式灵活,小组练习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

        李二浩老师的物理课《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一堂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内容紧凑有序,围绕核心知识点深入展开。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清晰展现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现象,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讲解过程中,公式推导详细,逻辑严谨,有助于学生理解原理。在课堂互动中,老师鼓励更多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对于实验中一些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以评促教,优化教学成果

       评委们秉持认真、负责,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说课内容和现场课进行打分,并由师父、教研组长及本学科教师进行评课。参加汇报活动的青年教师教学思路清晰,目标准确,“导、探、练”环节完整,各环节衔接恰到好处。能做到由易到难,重难点突出,切实做到了基于我校学生学情的课堂教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蓝工程汇报课活动不仅是新老教师交流的桥梁,更是教育智慧碰撞的舞台。青年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展示了他们在资深教师指导下的显著成长,课堂生动且富有创意。资深教师则以深厚的底蕴,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学技能的传承,更激发了教育创新的火花,为我校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希望。

阅读 9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