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搭建——滑梯成长记

叶子
创建于2024-11-05
阅读 3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游戏背景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已经在户外的建构区玩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建构技能,并且也搭建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对于悦晨她之前都是沉浸在搭建某个建筑物上,最近几天她发现了什么呢?

11月5日

游戏实录

   在游戏开始没多久悦晨就选好了自己想要的积木(一个板凳形、两块长木板、两个圆柱体),用这几个材料搭了一个好像桥的形状。 然后一个手拿一个圆柱体,放在斜坡上端,让两个圆柱体自由滚下。持续时间大约2—3分钟。在这期间圆柱体能顺利滚到终点的次数并不多。

  这次她又拿了一块厚一点的长方体放在了斜坡的末端。然后让圆柱体在斜坡上滚下。试图想让圆柱体撞到下面的长方体,但是试了好多次都没有将其撞到。最后她将圆柱放在了斜坡中间用力推动使其将长方体撞到。

  她又拿了一较长的圆柱体,让两个圆柱体一起滚下去(短的在前长的在后)。这样圆柱体滚到终点就顺利多了。

她又试着用半圆在上面滚下去,半圆并没有滑动,悦晨试着用手推可半圆也是没有滑下去。

分享交流

老师:上午我在户外玩了积木,老师也拍了一些视频与照片。

      我们请悦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游戏吧。

悦晨:我今天搭的是滑梯。

老师:你是怎么样搭的呢?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了吗?

悦晨:搭好了,我想让圆柱体在上面滚下去。

老师:滚下去了吗?

悦晨:没有。

老师:为什么没有滑下去呢?

悦晨没有说话

老师:孩子们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墨茹:滑梯太滑了

名扬:滑梯有点小

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让圆柱掉下去吗?(斜坡上)

S1:把滑梯两边挡住

名扬:把最上面挡住

老师:你们觉着谁的办法更好一点呢?

孩子的意见不太一样

老师:下次我们试一试吧。



分析解读


1.能保持兴趣将游戏继续下去,在其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孩子的坚持性(短圆柱滚下撞击长方体)。

2.能发现不同形状物体在相同斜坡上的滚动是不同的,并能动手动脑寻找、探索物体和材料。(短圆柱——一长一短两根圆柱——半圆)

11月6日


增加受力面积

今天悦晨的游戏有了好朋友的加入,悦晨和原来一样先用一块长方形的积木打底,上面放一个圆柱体,最上面放了一快Y形积木。在Y形积木的开口处和相对处分别放了一快长木板(慢慢尝试,让两块长木板受力均匀)待长木板放稳定后又开始了滑梯的游戏。可是没玩几次,圆柱体就歪了,她又在Y形积木下面放了三根圆柱——多跟圆柱,并调整了Y型积木的摆放位置。 在整个的过程中圆柱体歪、Y形木板掉落的次数不计其数,但对悦晨情绪的影响并不大。在搭建斜坡长板时,悦晨每次都是一只手扶着Y形积木,一只手固定长板积木。

分析:

1.调整两块长木板——一根圆柱体——三根——多根,悦晨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探索使Y形积木更稳定。

2.悦晨有较稳定的情绪,而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专注的去探索。

滑坡高度增高

最下面是三个圆柱,上面一个,再将其Y形木板放在上面,还没等悦晨试一试又歪了。

改变受力面

这一次悦晨将Y形积木换成立一块长方形。并将长木板直接放在圆柱上。这一次就稳定了,再次试着将圆柱体在上面滚下来、圆柱依旧在斜坡上掉下去。

比赛——打球游戏

在发现长木板和圆柱都比较稳定后同伴几人开始了“比赛”。

红衣服女孩:“谁能最先滑到这里,谁就赢了。”只有悦晨拿了一根长的圆柱(在昨天交流分享中,悦晨说最长的圆柱能顺利滚下去)

“打球”游戏,将最短的圆柱放在最上面用最长的圆柱打(悦晨在这时最开心)

一对一倾听

T: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游戏呢?

S:我今天还是在搭滑梯

T: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边问边给幼儿看游戏照片)

S:今天老是歪

T:你是怎么做的呢?

S:让下面的圆柱体变多

T:这两层圆柱体是怎么回事呢?

S:高一点

T:后来怎么把这个(Y)木板换掉了?

S:不结实(稳固)

T:换完以后呢?

S:圆柱还是在斜坡上掉下去。

T:为什么会掉下去呢?

悦晨笑了笑没有回答

T:后来又玩什么了吗?

S:我就开始打球了

T:在今天下午的活动中,哪里是你觉得最好玩的?

S:打球

11月7日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悦晨这次直接放了多个圆柱(两个小圆柱体的高度和长圆柱一样高)作为支撑,长方体积木作为平面。

 

 在滑梯稳定后,开始尝试将圆柱体在斜坡上滚下,这次情况和原来一样也是在不断的掉。并在长木板的末端放上两块积木用来挡住圆柱体。

参与悦晨游戏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在一次滑梯倒后悦晨快速的跑到了积木的收纳架处(她是不是去找更合适的积木了?是不是要再次调整一下呢?) 选择了几块合适的积木再次玩起来“打球”的游戏。

在悦晨自己玩以后,不断有同伴来邀请她去继续游戏。但她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打球”中。

经验梳理

反思


1.在孩子遇到问题有兴趣继续探索仍没有进展时,教师是否应该介入去引导幼儿继续游戏。如果介入,用什么样的方法会不打扰幼儿游戏的兴趣。

2.分享交流中老师直接和幼儿的谈话是否合适。

3.悦晨的情绪变化比较明显,开始只是笑眯眯的玩,最后有了同伴的加入她开心了很多。


支持策略

1.寻找合适的时机参与幼儿游戏,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继续观察幼儿的游戏变化。

2.一日活动中提供谈话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积极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家庭中的变化,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幼儿积极与他人交流,表明自己内心想法。


11月11日

在连续观察几天后,发现悦晨的兴趣点在圆柱的滚动上。可是圆柱始终不能顺利到达终点,于是今天我进入了幼儿的游戏。

我蹲下了和悦晨悄悄的说“悦晨我想到了一个不让圆柱滚下来的好办法,你想不想听一听?”悦晨边笑边点头。

T:“你看,我们能不能让这个滑梯边大一点。”

S:“那就再加一块板子”悦晨说完就找来了相同高度的圆柱和相同长度的木板。

摆放好后,我以为就可以继续游戏了,然而悦晨并没有,她又再另外一侧放了一组。然后才开始了圆柱的滚落。看到圆柱一次一次的顺利滚下去悦晨笑了。

游戏还在继续……

阅读 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