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档案馆与地区教育局、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共同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地区档案馆(地委史志研究室)
编辑于2024-11-06
阅读 9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充分发挥档案史志工作育人功能,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11月5日上午,大兴安岭地区档案馆(地委史志研究室)与地区教育局、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共建活动,通过合作联建的形式,整合红色教育资源,让档案史志工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注入红色动力。地区教育局薛秋雨、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王春光、高莉等11名同志及地区档案馆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参加共建活动。

      活动伊始,三方代表一同观看了兴安数据资源库中林区开发建设时期的历史档案与珍贵资料,查阅了林业职工、铁道兵、知青等专题内容。在兴安人物事迹宣讲厅,红色宣讲员为大家讲述了常孟久、周儒锵、徐俊德、刘国臣等兴安优秀人物故事,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志。在开发建设历史展厅,讲解员带领大家回顾了林区开发建设时期的艰难困苦与走过的60年峥嵘岁月。在党史展厅,党徽、党章、党旗、入党誓词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党的伟大光辉历史,让人肃然起敬。在知青实物展厅,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让大家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共建三方开展了座谈,档案馆馆长王刚围绕开发历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进行了发言,他强调,红色教育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档案馆与教育部门共建可以充分发挥档案史志教化育人功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王春光就开发思政课程、挖掘红色精神文化、提升宣传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发言,她提出,双方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红色历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让红色故事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养分。

     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三方签订共建协议,为今后推动档案史志红色文化与教化育人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为丰富校园党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进校园”活动,地区档案馆向地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院赠书《大嶺初心——大兴安岭优秀人物事迹》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战斗在大兴安岭》共计80余册,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监制:王   刚

审核:祁   勇

编辑:孙鑫鑫

摄影:刘德龙

阅读 9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