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教育】巧手劳动,乐享“食”光——济宁市实验小学任兴校区劳动实践课程纪实

济宁市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4-11-05
阅读 29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让孩子们熟悉我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济宁市实验小学任兴校区开展了“巧手做美食”的劳动教育课程。

花样馒头惹人爱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种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小小面点,创意无限。老师先给大家讲解了制作花样馒头的方法,随后孩子们便开始了动手制作。

      制作现场,“面点大师”们欢聚一堂,一场花样面点秀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小心翼翼对付着手中的这些小面团,学着大人们的手法,尝试着自己的创作,一双双巧手忙个不停。

      孩子们先将手中的面块用力揉成面团,接下来再将面团搓成长条、压成面饼……只见同学们双手不停地揉、搓、捣、摔,终于在小组的合作下,面团变得柔润、光滑,接着他们又擀皮、捏形,整个过程孩子们热情专注,一个个面团在大家的手中变成了可爱的小花朵、大元宝……小面点师们各显身手,一道道精致的美食新鲜出炉,快来尝尝吧!

美味寿司我来卷

      寿司起源于我们古老的中国。原先只是以盐腌制的咸鱼,后来改为以米饭腌鱼,制成后将鱼与米饭一起食用,在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寿司已经在中国流传。公元700年,寿司才流传入日本,到了公元1700年,才在日本广泛流传。

      动手之前,学习先行。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解寿司的制作方法,详细地了解制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听完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瞧,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已经行动起来啦。

     品尝着自己做的美味寿司,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

    在劳动中品味收获,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在学习做美食的过程中,孩子们既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也领悟到制作美食背后劳动、创作的价值和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此类劳动课程的实施,发挥劳动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形成良好劳动品质。

编辑:丁耀冉 杜丽萍

初审:王琨 张茜

终审:朱瑞礼

阅读 29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