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收获与宁静,教之美则在于钻研与提升。为扎实推进阅读教育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城南小学特举行“凤翔杯”科普文阅读教学比武活动。
活动主持人彭婷老师宣读比赛规则。从初赛到决赛,为期两个星期,经过层层选拔,11位老师脱颖而出,角逐决赛。教学比武现场,师生们一同领略到科学的魅力,感受阅读之力量。
11月4日
在钟杰老师的《昆虫记》导读课上,图文结合策略成为点亮课堂的钥匙。
通过精心设计的“昆虫识别赛”,学生们仿佛化身为一个个好奇的小小昆虫学家。
每一次精准的识别不仅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更让学习过程变得充满乐趣。
李明荣老师《昆虫记》导读课的教学设计,为孩子们阅读整本书做了铺垫。在欣赏精彩片段时,运用通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感悟法布尔拟人化的描写。在阅读中,还让学生学习做批注、制作昆虫卡片等,并指导学生初次制定读书计划。
詹小梅老师带领2203班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课堂伊始,詹老师播放三个有趣的小视频导入课堂,运用预测和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对平常的事物提出有趣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尝试解答,让学生们体验到自主发现的乐趣。
刘佳慧老师《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清晰,通过音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萤火虫捕食的视频和文字片段让学生感悟法布尔的观察细致和描写细腻的文笔,启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的兴趣。教师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鼓励和评价。
一虫一世界,一书一史诗。肖子玉老师的《昆虫记》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发挥想象的方法了解到科普文本阅读的乐趣。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科普读物,其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胡钰霖老师指导2017班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书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态度。
11月5日
文婷老师执教《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学设计充满创意与互动性。通过科学小魔术等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程设计结构清晰,从封面、目录的引导到问题探究的方法总结,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小组探究环节——动手做读书海报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整堂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昆虫记》是一本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巨著。曹灿老师通过介绍《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及作品影响力,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用浏览、通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去读这样一本享誉世界的科普文学名著。课堂上抓住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昆虫记阅读导读课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蔡昕老师引领学生走进《昆虫记》的奇妙世界,实现知识、文学与情感等多方面的收获。 选取书中精彩片段,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品味其中关于昆虫描写的精妙之处,同时挖掘背后蕴含的科学知识。
《科普阅读与实践》导读课——刘照老师的课堂依托书本大量的精细插画、趣味漫画及真实照片,引导孩子们采用图文结合等方式收获科学知识,激发研究科学的兴趣。
刘雪芬老师执教《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设计精巧,教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课堂导入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发思考。在介绍书籍内容时,能够挑取典型又充满趣味的片段展示,让学生对书中的丰富知识有了初步领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氛围活跃。
活动结束后,校长丁峻彪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始于求知欲和好奇心,以阅读激发少年儿童科学兴趣,就是在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我们要引领少年儿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评委们从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语文教研组长薛玲表示: 本次整本书阅读课教学比武活动,不仅为学生们种下了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了城南小学科普阅读教育的深入实施。
最终,评委组老师通过交流讨论,评选出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此次活动激励了老师们,在自己岗位上应该不断地反思自身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育人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大价值!
扬课堂之帆奋楫笃行,驾阅读之舟浪花逐梦。本次比武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师生心里埋下了阅读的种子。相信在书香的浸染下,在科普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中,我们每位小语人都会坚定地走下去,让科普文阅读点亮语文教育,让语文教育点燃学生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编辑:方 芳
初审:薛 玲
二审:丁 望
三审:倪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