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10月
观察地点:中一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付浩辰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袁长智和付浩辰小朋友选择了用纸筒和长板合作搭建,四个纸筒当做柱子,将四个长板放上面进行架空。他们不断调整纸筒的距离,让长板距离相等进行围封。搭完第一层后开始继续往上搭。搭建到第三层时,纸筒开始摇晃,袁长智小朋友用双手放在纸筒旁边,等纸筒慢慢放稳后才将双手撤走。但他放完四个纸筒后便失去了兴趣,开始拿木质积木搭建小鸟的家。付浩辰小朋友便在那里开始一边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边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么搭建。
他看到袁长智用积木给小鸟搭建好围墙后用长条形积木进行了平铺封顶,于是他便去拿两个长板分别放在两个纸筒上进行架空。但由于纸筒太轻,长板放好后不久第三层便倒塌了,他没有气馁,继续搭建。第三层搭建成功后继续搭建第四层。第四层已经和他一样高了,他垫脚放上了一条长板后,纸筒又倒塌了,这次第四层第三层都倒塌。他继续拿长板进行重建,这次搭建到第三层后他便不再向上搭建,而是在第三层放三条长板,将不同形状的积木都放在上面进行稳固做房顶。
教师分析:
在这次的构建过程中,付浩辰的目的性、专注力、计划性较好,能够使用不同的积木进行搭建,能够利用积木的形状特征去搭建,能够根据搭建的需求选取相应的积木。他还在建鸟窝的过程中通过调整纸筒之间距离,保证长板积木顺利搭上去,此处体现了幼儿有较强的空间感知能力。
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观察,控制介入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精神,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持策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看小鸟搭建鸟窝的视频。通过视频小朋友们知道了鸟窝有坚固的外壳,还有厚厚的、暖和的底座,鸟窝是搭在树杈中间的,在刮风下雨的时候不容易掉。
第二次建构区搭建活动中,付浩辰小朋友来的晚了一些,纸筒大部分已经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他很不开心:“我也想用大的(纸筒)。”他向欣怡索要纸筒,欣怡不给,说自己的房子还没有搭建完成。嘉乐小朋友看到他们在争吵,于是提议:“可以用小的(易拉罐)来搭啊。”
于是他选择用废弃易拉罐和剩下的纸筒进行搭建。他用两个纸筒做第一层,用易拉罐和长板向上垒高。在搭到第五层时,他放上了两个纸筒,楼房有倾斜倒塌的趋势,他看到后赶紧拿了下来,并在旁边重新搭建新的楼房。
他用四个纸筒搭建两层后,发现和刚刚旁边搭建的楼房不一样高,于是他尝试用不同的易拉罐搭建第三层并与旁边的作品进行比较。白色易拉罐做第三层时比旁边楼房高,旺仔易拉罐做第三层时高度低,红色易拉罐正好与旁边作品高度相等。
他尝试用两条长木板将两栋楼房合为一栋,但第二条长板搭上的瞬间楼房因支撑不住木板的重量而倒塌。
教师分析:
社会领域:
此次观察我发现付浩辰小朋友在纸筒玩具不够自己搭建目标时,能够听取嘉乐小朋友的意见,用其他玩具代替,达到了关切点:解决冲突中的 台阶五:能在没有成人支持的情况下,和同伴商量解决冲突的办法,能考虑和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科学领域:
在两个搭建好的作品高度不同时,他用眼睛去观察,用两个纸筒和一个红色易拉罐,搭建到和一个纸筒和三个白色易拉罐的高度相同。达到了科学领域中的发展关切点:科学能力中的台阶三:能进行比较观察。
支持策略:
孩子们对鸟窝的兴趣逐渐丰富,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孩子们的探索欲是值得我们肯定和保护的,这场对于鸟窝的探索该如何延续下去呢?在网上我搜索到一些相关的绘本,绘本主人公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类别的鸟儿和他们的鸟窝而创作的,我决定将这些故事绘本在晨间活动与孩子们分享。
第三次观察建构区,这次李国栋与李嘉乐、张士鑫小朋友用纸筒合作搭建小鸟的家。他们模仿付浩辰小朋友的搭建方式,四个纸筒与四条长板垒高围合为一层,在第四层时,因为身高原因,第四层的楼顶已经无法围合。于是他们改变策略,用长木板将每层楼房进行封顶与加固。这次的鸟窝搭建比较成功,比前两次都更加牢固而结实。
付浩辰与扈梓茉用四个易拉罐做第一层支柱,四个短板依次进行围封。第二层时扈梓茉拿来许多不同高度的易拉罐,导致第二层的楼顶高低不平。
他们将易拉罐全部拿下来进行一一比较,将四个高度相同的易拉罐放在同一层,并搭建了三层。第四层时由于易拉罐数量不够,于是他们选择中间用两个高的易拉罐,两边为矮的易拉罐做支撑,木板做顶部。“这样下雨的话(雨水)可以流下来,淋不到。”他们说这样比较像家里住的房屋,中间高两边低。
教师分析:
在鸟窝搭建过程中,付浩辰最后成品中的屋顶是用三个高度不同的积木搭建,营造出现实中屋顶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框架。达到了科学认识的发展关切点中科学认识方面的台阶三:认识到事物之间明显的、外在联系或关系。
编辑:曹玉箫
审核:商伟伟
单位: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