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预防手足口,健康伴我行——榆次区第六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 米格玛°
创建于2024-11-04
阅读 1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健康小贴士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           您好!孩子们的健康是幼儿园一直以来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季节的推进和气温变化,结合手足口病流行规律(5~9月为手足口病流行大高峰期,5岁以下比较多,隐性感染率高,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榆次区第六幼儿园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学龄前儿童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是什么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或无发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其他并发症。

      症状有哪些

       症状:  

‍      1.手足口病一般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

‍    2.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  

‍    3.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及时治疗。

      手足口病发展阶段

      1.潜伏期     

‍      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      2.发热期    

‍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3.疱疹期    

‍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疱疹。

‍      4.恢复期     

‍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皮疹的特点     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  

‍      手和脚的皮疹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浑浊液体。    

‍      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 

‍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

      勤洗手     

‍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特别是幼儿户外活动回来后,应及时用流动水清洁手部卫生。家长们也要多注意个人手部卫生,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完善,不易感染手足口病,但是家长是可以成为手足口病相关病毒的。所以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它病毒,都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勤通风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局限于粪口传播,也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勤消毒     

‍      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对肠道病毒无效。

      接种疫苗      

‍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分为2针接种,在幼儿满6月龄至5周岁之间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至少1个月。手足口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接种手足口疫苗不代表不会感染手足口病。请家长们知悉,在手足口病病原体中EV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最严重的病毒,接种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确保感染后不会出现重症病例。

相关护理工作

       1.及时退烧,注意病情   

‍     幼儿患上手足口病之后会有发热症状,家长应尽快给幼儿进行退热处理,注意多给幼儿喝温开水,做好护理工作。

‍      2.补充营养,注意饮食 

‍  (1)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清淡营养,以软烂或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  (2)不宜热饮热食,或者食用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内部疼痛,引起幼儿厌食或其他不适。    

‍  (3)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内残留物引起感染。

‍    3. 伤口护理,注意卫生 

‍ (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 (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发感染;

‍ (3)皮疹破损处及时涂上消炎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 (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家长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      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休息,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曝晒。

‍      3.手足口病患儿经隔离期完全康复后,到医院开具复课证明经幼儿园保健人员查验后方可返园。

阅读 1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