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老家,位于豫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村东不远处有一条从西北向东南的河,村里人习惯地称之为东河。全村的家家户户都姓陈。
最初建村时,我家先人在村里辈分最长,所以老宅位于村中轴线(胡同)的最北端,老屋坐北朝南。
后来家里人口增多了,1974年才在村南选址建了新房。如今,50年过去了,父亲母亲都相继离开了我们。房子也越来越破旧了,经过村干部同意,今年春天和同样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商量,两家同时进行了拆掉旧房建新房。
家乡很远,远得岁月沧桑;家乡很近,近得魂牵梦绕。有人说“父母在,家就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房子在,家就在”。因为,看到了房子,就想起了父母,想起了老家。
小时候的老家相当贫穷,全村只有三户人家住的是砖瓦房,其他人家住的全是土坯草房。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生活很不方便。
那时候,家乡虽然非常贫困,但村里的民风却是很纯扑。大家非常团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一家有难,全村支援。逢年过节家里改善生活,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各家都会相互給长辈们送好吃的。
上世纪50年代初,全村参加工作拿工资的人,只有五六个。在当时,这些人是村里最受尊重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都把上学读书看得很重要。许多家庭都是省吃俭用,靠卖粮食、棉花、鸡蛋攒钱,供孩子上学读书。
后来,经过多年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洗礼,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些年,肉眼可见的是村容村貌变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一栋栋崭新的房子拔地而起,各种款式的大铁门,时尚的门面,为村庄增添了色彩;人们的衣着打扮、吃的、用的,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变化最大的是人的观念更新了,素质提高了。尤其是年轻人普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凭一技之长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家乡创业。更有不少人刻苦读书,学有所成。目前,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就有数十人,其中一人已成为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还有的在经商、养殖、办厂等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走上了富裕之路。
留不住的是年华,挥不去的是记忆。家乡是记忆中的家园,是我们生长的根。家乡见证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历程。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虽然离开老家多年,乡音未改,鬓发已衰,但对热情善良的亲戚、邻居们的思念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始终未曾改变。每次与家人一起回到老家, 都会沉浸在那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之中,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远离家乡去外地前的那段时光。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永远的家。
—— 大 河
202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