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玉皇庙,国三
2023年夏我曾游览过玉皇庙,基本上大多数殿堂都是锁着的,在院子里面走动也有保安跟着,二十八宿殿开放,但保安贴身紧盯时刻提醒不让拍照,管理非常之严格。时隔一年再次造访,气氛轻松了,也看不见保安转来转去的,体验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再次为山西文旅点赞。
玉皇庙位于泽州金村镇府城村,创建年代不详,历经多次重修和修复,现庙宇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房屋殿宇110余间,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头道山门、二进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两庑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等。其中玉皇殿建于宋,成汤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
玉皇庙内珍藏有宋、金、元等不同时期的彩塑共260余尊,全部都是道教诸神,从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到三垣、四圣、九曜、十二辰;既有风伯雨师、种桑养蚕、文贞、武道;也有高禖、马神、牛王、六瘟;几乎是汇聚人、鬼、神、仙共一堂,可以说是用艺术的手法系统的地展现了中国道教诸神系统,具有非凡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玉皇庙同时挂牌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
进入大门就是头道山门,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上面覆盖孔雀蓝琉璃,脊刹七星楼阁式,脊饰有腾龙、力士、仙人、走兽、水波、花卉,栩栩如生,赏心悦目。两侧建有碑廊,存放记载玉皇庙历史的碑刻。
过头道山门进入第一进院落,院落无正殿,设二道山门,也称仪门,两侧钟鼓楼,并设有文昌殿、咽喉祠、财神殿等。
二道山门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方石柱,檐下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后檐圆木柱,檐下斗拱五铺作双下昂。
文昌殿内供文昌星君,还有一尊魁星悬塑,从墙壁中骑龙跨步走出。
殿内还陈列着一些彩塑,是官员、仕女模样。
咽喉祠建于康熙年间,为当地乐户出资建立,供奉咽喉神,保佑艺人戏唱好唱顺,从而受人欢迎,是当地戏曲繁荣的写照。现主尊已不存,殿内也陈列一些彩塑。
过二道山门为第二进院落,正殿为成汤殿,院落东西两侧设有东岳殿、禁药王殿、三王殿、五道殿、高禖祠、五瘟殿、地藏殿等。
成汤信仰为晋东南民间独特信仰,成汤 ,商朝的第一代君王,“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这是春秋时期的编年通史《竹书纪年》中对成汤祈雨的记载。3600年来,商汤以己为牲为民祷雨,受到民众供奉,被视为雨神化身,晋东南地区有200多座成汤庙宇,足见成汤信仰之盛行,群众基础之深厚。
成汤殿,元之前为献享殿,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元至元二年(1265年)重修,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
殿内设有三幢楼阁式神龛,主祀成汤帝,两侧立持印侍女,神龛平面呈凸字长方形,正楼高5米有余,为重檐歇山顶,耳楼则为重檐悬山顶。其整体设计精巧,造型严谨、层次丰富、刀法细腻,可谓是小木作艺术精品。
两侧有民间祈雨用木雕神架12尊。
殿内梁架下木龙灵动。
明间门槛石线刻精致,留有清晰年代。
禁药王殿中间为禁王,右侧为华佗,左侧为孙思邈。
花瓣形门钉
五道殿供奉五道将军一尊,五道将军也称显通神,司大道、驿站、关卡、道口、桥梁五道。五道神眼睛溜溜的有点滑稽。
五瘟殿里面供奉着劝善大使、和瘟道士和四方引瘟使者及文武侍从和鬼卒。
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右侧闵公居士,左侧道敏和尚,四周为十殿阎君。
闵公和道明是父子关系,闵公以九华山供养地藏王菩萨,道明先出家拜地藏王菩萨座下,后闵公出家,以道明为师兄。
高禖祠供奉送子娘娘和送子天王,中间小儿侧望送子娘娘,我觉得面容过于成熟了。
三王殿供奉马祖、牛王和天钱罥(juan)神。牛马是农家的大牲畜,视为牲灵,俗语有“牲灵是半副家当”的说法。晋东南一带把七月十五定为牲口节,牲口休息一天。
小鬼卒头上角尖尖,有点可爱。
过成汤殿后为第三进院落,正殿为玉皇殿,正殿前设献亭,东西两侧设有十一曜星殿、十二元辰殿、二十八星宿殿、三桓殿、四圣殿等。
献亭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昂首象鼻形,耍头龙头形,设四方石柱。
玉皇殿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修,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拱四铺作单下昂。
玉皇殿前檐两侧壁画
殿内彩塑是玉帝、宰辅、臣尉、侍女等。主像为玉皇大帝,彩绘金身,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乃人间帝王之化身。两侧除少数宰辅及臣尉外,其余皆为侍女。其中的多数侍女彩塑是宋金时期的作品,侍女的头饰发髻和衣裙服饰各各不同,衣饰纹理自然贴体,面相清秀俏丽,风度温柔典雅,表情顺从恭谨,完全可以和晋祠圣母殿的宋代侍女彩塑相媲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