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拓视野 ,沐光而行促提升——记泉江小学教育集团赴赣县区城关四小听课活动

遂川县泉江小学教育集团
创建于11-03
阅读 32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之路漫漫,唯有不断地学习、创新,才能致远。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2024年11月1日,泉江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王秀琴、泉江小学校长兼集团教学教研中心负责人王毓洪、集团党政办主任钟建明带领集团内四个校区14名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奔赴赣县区城关四小参加“名师进客家,相约好课堂”——“星火团队”送教至赣县区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专家风采

课例展示

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德兵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课例《少年中国说》。陈老师抓住文本特点,设计了“有滋有味读”“摇头晃脑背”“贴近思路想”“敞开心扉说”“隔空对话写”五个教学板块。整堂课,学生在读、背、想、说、写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中,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走进了文章最深处,走进了作者内心最深处。浓浓语文味,悠悠古文情,是这堂课的真实写照。

深圳中学龙岗学校小学部科研处主任赵春华老师带来课例《搭船的鸟》。赵老师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边观察边想。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妙趣横生的课堂令我们折服。一节仅四十分钟的课,就让我们感受到赵春华老师“与众不同”的魅力。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校长季锋老师带来课例《那次玩得真高兴》。课堂上,季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亲和力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师生们,“枯燥”的语文课变得生动风趣,他鼓励学生回忆游戏经历、分享游戏秘诀,处处从孩子的视角去提问,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习作思路表和例文帮助孩子理清了写作思路。创作时间一到,大家一个个奋笔疾书、文思泉涌,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便自然“流淌”出来!

三节课例中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深入浅出的文本解读、铿锵有力的朗读以及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专家老师们深厚的功底、扎实的素养、卓越的风采。

沙龙活动

在沙龙分享环节,钟丽丽小语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星火团队”的专家湖南大学子弟小学教学副校长李虹、遵义航天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张立、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校长袁志博、芜湖市育红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黄亮围坐一堂。沙龙伊始,星火团队的专家结合两节课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以及他们的专业成长路径,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学习体验。接着,借着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台上台下的一线老师积极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面对这些困惑,专家们倾囊相授,现场答疑,现场教研气氛浓厚,掌声阵阵。

活动中,泉江小学副校长何云香积极主动参与,联系课例向专家团队提出了如何引领学生鉴赏古诗文,如何搭建学习支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等有针对性的问题。专家们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及自己的探索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为老师们今后的语文课堂实践指明了方向。

专家讲座

下午,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袁克丽老师结合今天的三节课例做了专题讲座。袁老师的讲座见解独到且富有启发性,让我们对写作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志同道合,不以山海为远;星火相聚,共谱教育芬芳。本次活动虽然短暂,但意义深远。泉江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将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怀揣饱满的育人热情,在教育的理想大道上扬帆远航。

我们的收获

泉江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全程专心聆听、认真记录,共同感受语文之美,聆听语文之音。课后还进行了积极地讨论,收获满满!

张玉容老师:

‍“教无涯,研无尽。”这次培训让我对这六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位老师的课或大气恢弘或细腻灵巧又或幽默生动,是我这个教学小辈向往却暂时难以企及的。但从三位老师身上,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喜欢陈德兵老师。把《少年中国说》用唱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我想惊呆了的肯定不只是我。台上那三十多个学生应该也是怀着对陈老师的一腔崇拜走进了这篇课文。再后来,师生共读《中国说》,陈老师并没有品词析句,也并有教授朗诵技巧,学生竟比第一遍自读进步那么多。我想这是因为陈老师的朗诵太具感染力,一开腔,就将学生代入了情境。从陈老师身上,我感受到老师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赵春华老师设计的《搭船的鸟》是我目前为止听到过的最喜欢的版本。在课文的学习中,带领孩子们将观察方法细致化、格式化,再将习得的方法马上进行运用,不得不说名师的课实在太扎实!赵老师对于课堂习惯的引导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更喜欢的是赵老师上课时微表情、肢体动作…每一帧都是在引导。学生在对老师的观察中自然而然地接收到老师对于自己回答的评价,我想这就是名师效率!如果我学会了这一招,以后也不用再当一个唠叨型教师了。憧憬中!

季锋老师真是个好玩的人,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我一向头疼作文课上孩子们的畏难情绪,同时我也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不爱写作文,太烧脑啦。我想如果在三年级作文起步的时候走的是季峰老师的教学风格,这个困扰一定不会存在。“作文也是玩啊!”“说错了算老师的!”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表达,孩子们肯定会勇敢很多!学习了!

最后,我想用贵州省教研员那堂深刻的讲座上的一个词来总结一下这次培训对于我的意义:“唤醒”~专家们唤醒了我内心对于语文教学的新理解:语文到底该教什么?这将成为我今后教学中无时无刻的思考。我将带着这样的思考努力前行,唤醒我的孩子们对于语文的热爱!

感恩名师引领!感恩这次美好的相遇!

  甘青玲主任:

‍聆听了季锋校长执教的《那次玩得真开心》和袁克丽老师的专题讲座,我对“兴趣是写作的第一动力,好好地想办法,让学生有 兴趣地写,有长久的“写”的兴趣,它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事”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写作本身是表达情感、思维外显的途径。我们如何做能够保护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作文里有话可说又敢写真话,帮助学生挖掘身边的“写作金矿”?我觉得课前三分钟的分享就是个有效的办法。每天观察、提问、交流,不经意地去引导孩子表达,不止写的时候有内容了,还能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身心健康。这样还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能为孩子们提供很多写作素材,孩子也自然会明白,写作就是用我手写我心,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写作中,不要给学生太多束缚,不要给他们的思维太多限制,让他们自由地写,敢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写作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

  ‍曾保娣老师:

‍我对陈德兵老师的课印象深刻,很难见到这种真实本真的课堂,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常见的课堂里,繁冗复杂的课件是否限制了我们的课堂,限制了孩子们想象的边界,限制了孩子们思想与文本的碰触。

 巧妙设计,多种朗读,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诸多收获,不懂如何化为言语,倾听也是学习,我期待大家的感悟。不虚此行,感谢领导为我们争取到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

张金燕老师:

‍昨天有幸听了三位专家的课,收获满满,三位老师都善于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高,陈德兵老师的课特别注重朗读,整节课以读带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语言特色,学生在朗读、背诵中体会了文字背后的情感。赵春华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要以语文要素为主线设计教学,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习得写作方法,赵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很多表达与实践的空间,将听、说、读、写相结合,逐步实现了读写迁移。季锋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在习作教学中,要唤醒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他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采用玩游戏、图片欣赏,同伴交流等策略充分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并以例文和学习单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梳理玩时的零碎记忆,为写清楚玩的过程打基础。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语文课堂当中依据课标,精准确立教学目标,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何云香副校长:

几位名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深邃的教育思想,无不让人赞叹;精妙的环节设计、精准的课堂理答、精彩的互动与生成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在我心中久久萦绕的还有这些——

有一段吟唱叫深耕

课前,城关四小的孩子们在候课时,齐诵着校本教材中的古诗文。读罢,德兵老师顺势一问,谁能把这首诗唱出来?在孩子们满脸的疑惑中,德兵老师深沉浑厚、曲调悠扬的吟诵声响起,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我不禁感慨,这看似随意的一吟背后得下多少苦功呀!黄亮老师介绍自己成名之路时,谈到的“教师要坚持阅读”“不把课文背出来,不上讲台”;李虹老师调侃自己“我只是运气好”,但我们都知道“运气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些不都在诠释一位教师立于讲台的底气就是深耕?

有一个眼神叫匠心

赵春华老师的眼神时时追寻着孩子们,“孩子们读完了,就眨三下眼睛”“老师看到你能关注学习要求”“注意默读的姿势”“和老师一起写板书”那一句句点拨恰到好处。是呀,教育无小事,细节见真章。春华老师不仅关注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这一份匠心真是让人钦佩!

有一种姿势叫尊重

大高个季锋老师总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蹲下来,把话筒递给学生。在这一“蹲”中,不仅体现了季老师的谦逊,还表达了一种教育思维,宣誓了一种教育态度,彰显了一种对孩子的尊重。若是我们都能“蹲下身子做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们眼中的风景,许多教育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有一种精神叫师者

在听闻“星火团队”成立,以及本次活动背后的故事之后,更为大咖们无私奉献的师者风范折服。何为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他们身上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情怀就是最好的注脚!

王秀琴书记:

‍今天是个洋溢着幸福的日子。

       我,一位从未教过语文的数学老师,有幸沉浸于多位大咖精心呈现的3节语文课及一个讲座之中,更在沙龙活动中与大师们零距离互动。

       那一刻,我心潮澎湃,陶醉其中,几度忘却了记录。

       陈德兵老师以《少年中国说》为引,通过层层深入地诵读,使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的领悟自然流露;赵春华老师《搭船的鸟》课堂,轻松自在,让孩子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季锋老师匠心独运的习作指导,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享受写作的乐趣;袁克丽老师的讲座,紧扣实例,细腻讲述,将语言、生活、阅读、交流、写作间的联系阐述得淋漓尽致;沙龙活动中,专家与老师们的互动答疑,深深触动着我们,给我们诸多启发的同时引发我们无尽地思考……

       小伙伴们纷纷感慨,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已久违!的确,大咖们将阅读、交流、表达与写作巧妙融合,不仅彰显了他们深厚的语文素养,更唤醒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

       我们是在教授一门学科,还是在构筑一段孩子成长的旅程?我们是教语文的,还是用语文教人的?我想,今日的课堂,已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答案。感恩相遇,感谢引领!期盼下次,我们有幸能再相遇,再重逢!

图文:黎欢

‍审核:钟建明

‍签发:肖日富

阅读 32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