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嘉应学院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校(园)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

小豪
编辑于2024-11-03
阅读 3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梅州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三)

      培训研修增灼见,砥砺前行共璀璨。11月3日,我们迎来了2024年镇中心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三天的学习。

      今日,我们荣幸邀请到福建大田县第七中学书记罗丽华和福建大田县教育局督学谢芳坚为大家做讲座。

       上午我们聆听了福建大田县第七中学书记罗丽华《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讲座。她从乡村学校发展的三重依据、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的推进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强调了校长在乡村学校发展中的多重角色,并分享了如何将“薄弱校”、“年轻校”办成“优质校”的思考与实践。

一、乡村学校发展的三重依据

  1.小规模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农村学校的基本类型;

  2.优质均衡主导性任务要求推进乡村学校发展;    

  3.人口质量提升"窗口期"需要及时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二、乡村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1.发展前景迷茫:撤留不确定性影响乡村学校建设心态;

  2.规模效益衰减:生均式配置标准难以满足乡村学校资源需求;

  3.资源效能不足:资源"缺配套、轻使用、难见效"问题突出;

  4.管理模式异化:中心校统筹模式限制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空间。

三、乡村学校发展的推进路径

  1.校长的角色:召唤者、决策者、引领者、协调者和行动者;

  2.如何将"薄弱校"、"年轻校"办成"优质校”;

  3.思考:规范办学管理、教学质量提升、师资力量优化、校园安全稳定;

  4.主要做法及成效:

  ①优化服务意识,做到减负不减责;

  ②规范教学管理,做到提质更增效;

  ③抓牢安全管理,做到落实又生根;

  ④立足特色教育,做到个性既全面。

      下午,大田县教育督学谢芳坚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谢督学首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技术应用三个理念出发,深入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并强调了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他基于当前教育现状,与我们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乡镇学校办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思路。最后,谢督学分享了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在这一领域的一些实践经验。这场讲座紧密联系实际,激发了我们对办学的深入思考。未来,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在学校中培育文化氛围?校长应具备怎样的教育情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方向应如何确定?以及我们应如何逐步探索并实践具有梅州特色的办学之路?

      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让我们来看看学员们的笔记和感悟吧!

       罗老师讲授的《乡村学校教育模式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课程,收获颇丰。罗老师在课程中分享的乡村学校现状与我们当地的状况存在诸多相通之处,这让我感同身受,也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尤为重要的是,罗老师详细阐述了将“薄弱学校”“年轻校”成功打造成“优质校”的宝贵经验: 1、优化服务意识,做到减负不减责;2、规范教学管理,做到提质更增效;3、抓牢安全管理,做到落地又生根;4、立足特色教育,做到个性既全面。这为我们在办学治校方面提供了一套很好且可操作性强的经验,后续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应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平远县泗水学校刘育臣)

 


       听完这次关于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我深感责任重大。乡村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案例中的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要立足乡村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更多资源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孩子们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梅县区新民小学  刘莉萍)

 


       罗丽华书记经历了乡村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学——城镇中学的教学之路,从一名基层老师成长为县城中学党委书记,一路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在讲座中,她以自身的切身体会,从乡村学校发展的趋势、乡村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乡村学校发展的推进路径三个维度,对乡村教育进行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在乡村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上,她总结出了作为校长的职责和担当的角色——召唤者、决策者、引领者、协调者、行动者。在具体做法上,她提出四点,一是优化服务意识,做到减负不减责;二是规范教学管理,做到提质更增效;三是抓牢安全管理,做到落实又生根;四是立足特色教育,做到个性既全面。整个讲座非常贴近现实,大家都感同身受产生了共鸣,也给自己的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下午,大田县教育督学谢芳坚为我们上了《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谢督学首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技术应用理念三个方面,剖析了教育的本质,有力地说明了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谢督学从目前教育现状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乡镇学校办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思路。最后,他分享了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一些做法。整节讲座非常贴近现实,带给我们对办学的思考。接下来我们要想想:如何让学校有文化?校长要有怎样的教育情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今后我们要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出梅州特色办学之路?

(梅县区德兴小学 彭永光)

 


        罗丽华书记的《乡镇学校教育模式创新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讲座,我深受启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从乡村学校发展趋势、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强调了优质均衡发展和人口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同时,她坦诚地指出了乡村学校在发展上的迷茫、规模效益衰减、资源效能不足和管理模式异化等问题。罗书记强调了校长作为召唤者、决策者、引领者、协调者和行动者的角色,提出了优化服务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抓牢安全管理和立足特色教育的四点建议,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次讲座让我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全面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校园安全,并发展特色教育。罗书记的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动,坚定了我们对乡村教育的信念和方向。下午聆听谢芳坚督学讲座,主题为《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他指出地域文化不仅助推教育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能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认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在乡镇小学,地域文化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开展展演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意义重大。

(平远县东石中心小学 陈东豪)



       罗丽华书记关于《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的专题教育,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罗老师从城镇化进程开始讲起,再到人口负增长的现实,阐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困窘。紧接着从乡村发展的存在重心,存在数量,存续时间三个维度去论证乡村教育的必要性,必然性。最后是罗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实践联系实际,从多个角度深刻阐述了如何把年轻化、薄弱化的学校打造成优质学校。今天下午福建大田谢芳坚督学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对当代教育的诸多思考,包括办学理念、教育矛盾、教育目的、校园文化、地域文化等。其挖掘在地文化、回归乡村教育的思路和做法令人感触颇深。岭南地区各地有地域特色,有别名和故事,乡村还有古建筑、名人故事等。挖掘和传承这些在地文化是教育缺失部分,能让走出去的学生对家乡和母校更有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五华县华阳镇中心小学 邹俭方)

 


       罗丽华书记从人口发展现状入手,围绕乡镇学校教育,结合当地情况详细解读了乡镇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依据: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推进路径。根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两所学校在办学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如何将“薄弱校”、“年轻校”办成“优质校”。提出校长的修炼,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埋怨。罗书记对乡镇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解、思考、做法接地气,重实效,易共鸣,收获丰。待深思,细规划,勇创新。

(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陈春生)

 


       谢芳坚督学《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助推的不仅是教育的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乡土文化,还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地域文化在乡镇小学办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编写地域文化校本课程),提升教育质量,通开展地域文化展演(示),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午聆听了谢芳坚督学《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助推的不仅是教育的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乡土文化,还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地域文化在乡镇小学办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编写地域文化校本课程),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开展地域文化展演(示),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华县水寨镇中心小学 唐仕洪)

      

       培训进入第三天,来自福建省大田县教育系统的罗丽华、谢芳坚作了有关乡镇学校办学的专题讲座。上午,罗书记从自身经历和现实情况,围绕乡村学校发展的依据、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乡村学校发展的推进路径,结合自己学校的做法和成效,分享了在服务、教学、安全及特色办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下午,谢督学围绕《地域文化助推乡镇小学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从学校办学理念、乡村学校办学的“功”与“困”,结合大田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和指导,让参训的校长们不但了解了福建大田的教育情况,还在教育理想情怀上得到鞭策,从福建大田的两位教育人的身上,更加清醒地明确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校长职责,我们凭什么当校长,为什么当校长,怎样当校长?这一系列问题将会作为新时代乡村学校的校长们需要思考的必答题。

(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   古新平)


结语

     培训研修添羽翼,持之以恒共雄起。通过今天的培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大田县学校发展上的宝贵经验,也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成长的热情与承诺。我们期待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为梅州市镇中心小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字:陈春生、陈添胜、刘莉萍

图片:彭永光、凌海泉、刘育臣

排版:古新平、唐仕洪

校对:陈东豪、邹俭方

审核:钟志荣、罗九平

阅读 3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