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和美”之约,思“课堂”之变——2024年“和美课堂”小学数学名师观摩研讨会活动纪实

吕紫甜
创建于11-03
阅读 12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落实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24 年 11 月2日,横峰县实验小学数学组一行18人踏入了和美课堂第二十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现场。这是一场教育的盛宴,一次智慧的碰撞,在这里,我们将开启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学习之旅。

《认识周长》——罗鸣亮

        课堂正式开始前,罗鸣亮老师用互动小游戏鼓励学生勇敢回答,积极举手。然后在屏幕上出示一张长方形图片,从对角分割,将其分成周长一样、大小不一的甲乙两个图形,询问孩子甲乙谁的周长更长。

        由于分割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明显不同,所以有的同学认为乙图形的周长更长,理由是乙的面积更大,也有同学认为甲图形的周长更长,理由是甲图形更为细长,于是,罗老师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且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扬。

        经过讨论,很多同学都赞同“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这一观点,于是罗老师让同学上台演示他是如何知道的。台上同学展示用尺子测量一周的长度的过程,借此罗老师提出问题:比周长为什么要量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周长是由图形的边长组成的。

        罗鸣亮老师语言幽默,善于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本节课中学生参与度高,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主要由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直面困惑,最后通过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神奇的符号》———储冬生

        储冬生老师借用苏步青先生《神奇的符号》一书中的三个数学问题,为我们上了一堂既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又蕴含人文底蕴的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储冬生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他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储老师的讲座《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主要强调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储老师提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他进一步提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能够驱动学习者主动探索新知识,实现用以致学的良性循环。

《分数与除法》——贲友林

        从《史记》“陈平分肉”的故事引出平均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在探究新知的阶段,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的方法,理解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即1÷4=1/4(kg)、1÷7=1/7(kg)。当除数是7不好折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总量由1千克增加到3千克,贲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变化和商的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       “陈平分肉”是均分的例子,而“孔融让梨”则是不均分的例子。贲老师在课程结尾处留下来两个问题:“①平均分和不平均分,为什么生活中都需要呢?②平均分和不平均分,为什么都要用除法算呢?”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分数是怎么来的”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商的定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数学本质。

《10的再认识》——吴正宪

         开场是吴正宪老师带来的一年级新教材中的《10的再认识》。吴老师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利用捆拆小棒、拨计数器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解,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吴老师形象的利用儿童化的语言“每个数都有自己的位子”引导孩子们认识了数位。同时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深化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十进制计数系统的初步认识。为后续进一步认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彩的示范课后吴老师带来了主题是《新课标 新教材下的数学实践探索》的讲座。吴老师强调:“大单元”大在理念和格局,大在整体与结构。我们要从课时备课走向单元备课。知识点就是“藤上的瓜”,我们要依据“瓜”来找到知识点的主题,也就是所对应的“藤”,要找到它所对应的上位的核心要素(即“大观念”),找到它所对应的核心素养。要顺着这条“藤”找到多个“瓜”,找到与这个“瓜”有关系的要素聚集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平移》——苏明强

         苏明强老师执教的《平移》,孩子们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中,理解了平移的要素,掌握了平移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图形前后变化准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操作中体会变中不变思想、对应思想,积累观察的经验、思考的经验和表达的经验。接着苏明强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形的运动教学研究》为主题进行分享,苏老师对每个点进行详细解读,并对教学进程设计强调了四点:1.教学的基准设计;2.教学的生长设计;3.教学的延伸设计;4.教学的拓展设计。苏老师的报告,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核心素养,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用字母表示数》——黄爱华

        黄爱华老师深刻把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深刻体现出了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孩子的需求与学情,这一点在今天黄老师的课上表现得十分精彩。

       例如,课中教师出示《青蛙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让学生基于这首未写完的诗歌开展这节课的学习,先是抽象探讨学生说的“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中字母的意义,然后进行具体化。再如教师出示如下表达:

一个人有2只手,a个人有2×a只手;

一朵梅花5个瓣,a朵梅花有5×a个瓣;

一周有7天,n周有7×n天。

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方式来表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刻意地引导孩子以后要慢慢地用这样的方式说话。

      整节课的教学黄老师就是这样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关注他们、欣赏他们,做到比较好地以孩子们为中心层层推进教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俞正强

       俞正强教授讲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堂课,充分运用了转化思想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进入主题,超市里常见的价格所隐含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入小数知识。向我们介绍了小学数学八节初步认识和再认识课程的联系,以及授课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何种程度,让我们的数学由知识到哲学再到实现数学育人的目的,再次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原来数学也可以教,教会孩子感受到数学,可谓是受益良多。

《小数的意义》——顾亚龙

       顾亚龙老师以《小数的意义》一课为例,紧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刻阐述了数学课程结构化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他的课堂展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和数感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风采。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基于一致性,践行结构化》中,基于新课标结构化教学的课程理念,顾老师围绕“如何让'双新'落地”这一现实问题,从“缘起、内涵、践行、综述”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数学新课标注重结构化的原因、结构化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践行结构化等问题。他立足单元整体,将“备课、上课、作业”从整体上打通,形成研训一体的教研培训体系,提高了老师的学科站位,提升了区域小学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顾老师的分享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更为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和美课堂的这场数学观摩研讨会虽已落下帷幕,但教书育人种子却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重新踏上教育的征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把这些收获与智慧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核心素养导向数学的海洋中畅游。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作为教师,应当潜心教学、潜心向学,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自己,做一名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师。

阅读 12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