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隆重举办了“建幸福家庭,育最美少年”第一期。本次活动旨在社区打造100个幸福家庭。
此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菏泽市政协原副主席、菏泽市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致公党菏泽市委原主委、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兼讲师团团长 孙凤云,邀请的领导有民革菏泽市委原主委、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 韩中光,东明县关工委主任段文喜,东明县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县文联主席纪柳荫,东明县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闫丹丹,团县委副书记 韩甚爽,东明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郭振峰,东明县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 常燕,城关中心校长 宋秋彦等。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党委书记何亚平就各位领导向大家一一做了介绍,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感谢对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开展工作的支持。接着,纪柳荫主席为本次活动致辞,段文喜主任和韩中光会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


孙凤云主席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弘扬好家风 共筑中国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为什么要弘扬好家风,怎样弘扬好家风和家庭幸福的密码。孙凤云主席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如沐春风,大家认识到一个个家庭好了,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个人才能幸福美满!怎样才能让家庭好起来呢?这需要做到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首先,一个人生下来的第一个身份是做父母的儿女,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自己的儿女,儿女待自己稍微长大一点,应该学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尽力侍奉双亲,即为父子有亲之儿女道,即孝道。孝道又有四个层次,即: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慧!孙凤云主席现身说法,没学传统文化之前,以为把双亲接到自己身边好好侍奉多年,养老送终,就感觉自己做得很好了,让人称赞了,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才知只是做到了孝养父母之身这个最基本的层次,很想再好好孝养双亲,最起码做到“孝养父母之心”的层次,而如今双亲已不在,很有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想想孙凤云主席如此孝养父母,都还留有遗憾,想想自己,岂不是遗憾更多?我们不活着过去,不活在未来,只活在当下,当下我们就开始孝养我们的父母双亲。此外,孙凤云主席说到,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孝养父母的典范,甚至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的四张照片,全部是他的家庭照片。他把家庭时时放在心上,也想让大家时时把家庭放在心上。家庭是什么,家庭首先是孝道,然后是夫妇道,即夫妻有别,即丈夫要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努力干事业,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从而为家庭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妻子要做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厚德”来承载万物,万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基本为五福,即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再然后是长幼有序,即“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悌道”,也即“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的“悌道”!其次,还有父子有亲之“慈道”,即爱孩子和呵护孩子不难,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关键是如何爱孩子,不要溺爱,要智慧的爱,而智慧是需要学习的。首先一定要让孩子立大志,所谓大志,就是具有家国情怀。孔子从小立志向圣贤学习,造福于民,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创儒家学派,子孙至今绵延兴旺两千余年;范仲淹从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写出了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名言;周总理13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遵循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之,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之,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成为“两弹元勋”,钱氏家族亦人才井喷!然后是“言传身教”,“言传”即教会孩子做人、做事以及学习的道理,“身教”即做好孩子的榜样,然后懂得放手不放眼,舍得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让孩子自己面对人生的磨难,自己成长!最后,孙凤云主席解密了“家庭幸福的密码”,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号召大家人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







感谢大爱的孙凤云主席和韩中光会长接受邀请,为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的群众授课,使大家从根本上提升思想维度;感谢东明各位领导和社会爱心人士助力,为民众宣化贡献力量;感谢前来学习的大家,一次学习,开启家庭幸福、个人美满、子孙兴旺的新篇章!下次讲座已经在路上,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