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再多的鲜红也不显凡庸,再淡的墨迹也永不褪色,红色精神,民族之魂!习爷爷说:“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遗失了方向和道路。”一个个红色故事,传颂的是红色基因。
“喜迎二十大 诵红色经典”活动,用红色文化涵养正气,用优良传统滋养人心,以增强孩子们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本期由英宇学校关工委“五老”刘老师为孩子们讲《红孩子》的故事。
她,是漫漫长征路上最小的红军;她,唱山歌、说快板,样样在行;她,热情似火、坚强勇敢。在党和前辈们的教育、帮助下,走完长征,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红孩子》是讲述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个小红军张爱红的故事。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在艰苦的漫漫长征路中,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掉队。她还负责队里的宣传工作,即使感染了重伤寒,在大家的鼓励下,坚强的挺了过来。过雪山时,虽然她浑身冻的厉害,呼吸也困难,但她还不忘打竹板鼓励队友。翻过大山,踏过雪地,爬过草地,红孩子跟着部队走完了长征。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奇迹,年纪尚小的红孩子走完长征更是人生的奇迹。
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一名小红军叫张爱红。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11岁,所以大家都叫她“红孩子”。
1935年,不满12岁的张爱红跟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踏上了慢慢的长征路。队伍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往西走,她不知道部队要走向哪里,只知道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张爱红还是一名宣传队员。唱山歌,说快板,敲小鼓,她样样在行。张爱红他们一边艰难的行军,一边做宣传鼓动工作。战士们听到小爱红的歌声,觉得全身都是劲。
打起仗来,宣传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张爱红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张爱红不仅会说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
可是,不久,就听不到她的笑声,她染上了重伤寒。张爱红躺在担架上,心里非常难受,她实在不愿意拖累大家,一再要求把她留下。
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张爱红听着大家暖心的话,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早点好起来!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张爱红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张爱红的病好了。
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在身上。大部队上山前,宣传队必须提前到险要处搭宣传棚,张爱红随着宣传队开始爬雪山。
他们刚走到山前,就感到雪山的严酷,地下的雪冻得硬邦邦,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十分困难。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到来了。
张爱红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走,胜利已经在招手。红军都是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有些和张爱红熟悉的战士也和她热情地打着招呼:“红孩子,谢谢你!”
冷风像刀子一样割着她的脸,但小爱红心里好似有一团火,她要和宣传队的伙伴们一起给大家鼓励,给大家信心。
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宣传队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进。由于年龄太小,张爱红有时候只能拉着马尾巴向上爬。
翻过大雪山,张爱红又跟着部队走过草地,最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不满12岁的张爱红走完长征,创造了人生的奇迹。红色经典小故事《红孩子》,展现了中华儿女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弘英雄精神、扬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他们无私奉献,用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筑起一道道不朽的精神丰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传承我们是接班人!阅读红色经典故事,感受英雄坚定的信仰与情怀,从小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