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安的第二天,我还是那个老习惯奔家,下乡的时候,参加工作以后,每年的探亲假,总是第一时间购买火车票奔家,家里有奶奶做的山东大包子,大饽饽,亲手赶的面条,也有奶奶做的凉皮,拉条子,万贤姨包的地皮菜做的包子,妈妈带着去吃解放路的饺子,钟楼的灌汤包,老孙家的羊肉泡馍,三桥街的肉夹馍,父亲慈父般的关爱,弟弟妹妹阖家欢乐的场景历历在目,大院儿时伙伴同述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左右邻舍其乐融融,马阿姨亲切的笑容,王阿姨每天的问候,肖阿姨乐乐呵呵,栓莲阿姨,等等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来自五湖四海,但是那种感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看到老房子第一排从东到西老同学,曼丽家,邵四家,第二排华荣,三向,刚燕,建民,第三排克荣,建中,我家,马苏潮第四排小宝,建萍,唐旦。目前大院完全没有儿时模样,但是始终不到的还是那四排房子,虽然哪里的主人不停的换,但是第一代房子的主人依然是那么亲却,梦中依然可以见到他们。大院是我家,我依然爱你们。
老屋也有了新变化,空调小院,门前的那棵梧桐树,也有60多岁了,红砖瓦房,变成了彩钢瓦,蔚蓝色的门窗,也变了,门前宽阔的马路也被院墙围绕,以前那种大家庭的感觉突然变了味道。来的热闹场景,估计只有景梦中才有,房前房后丝瓜藤爬着梧桐树的优美景色,孩子们打沙包,跳皮筋,抓拐,弹球,戏耍打闹的热闹也是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在我眼前,非常不自觉的热泪盈眶,家,我来了,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您们的孩子回来了,带着对家的炙热,您的孩子看到您们了。
和门前的树一同长大,你粗了,我老了。
院子大门
后院
每天必走的大门口
我们院的邻居低堡子村的变化,脑子中的记忆是,半边盖的土房子,门前圪蹴着老大爷,端着老碗油泼辣子加点浆水菜,里面或者是漏鱼,搅团,好一点会是一碗凉皮,美美的吃着,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孩子们围坐着,好一副阖家欢乐图画。
红五一小学,我的母校原址也是成了家园。
高堡子,低堡子路分南北。
建章路成了集市,热闹的很。
皂河两岸一边的大马路变成三环主干道,立交桥天南海北的大货车,小桥车,大客车是进入西安西大门的要道。东面成了建章路沿线居民的后花园,未央宫遗址公园,大家每天步道的打卡地。
三十三中成了小学。
三桥老街早已改变,配件厂老屋存在,其他都找不到原来的模样。
雁雀门的塔换在,其他已经没有任何痕迹。
变化的老街,变化的道路,但是唯有不变化的那种家的味道,依然存在,再见我可爱的家乡,你的魅力,你的包容,你的巨变,我对家的热爱不变。期待一次在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