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做“加法”共探教学新路径——天山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参加自治区教研活动

杨老师👩‍🏫
创建于11-02
阅读 11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促进全疆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进一步探索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有效策略。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开展了以“聚焦科学思维课堂共探科学教育路径”为主题的自治区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天山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教师参加了此次自治区教研活动。

       10月31日上午,由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专家朱钻飚带来主题为《深化探究实践提升科学思维——例谈素养导向下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的讲座。朱老师深入探讨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他提到在关注探究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新课标,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接着,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六小学于贞老师带来《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于老师设计“古人修建长城”如何搬运大石头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模拟古人搬运大石头的过程,思考所需的材料、组装实验装置,形成科学、有序的实验探究方案,于老师在课程中不断与学生互动,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后,塔城市第三小学姚妮妮老师、阿克苏温宿县第二小学康华老师分别进行了《温度与水的变化》、《我们来做“热气球”》说课,姚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康老师使用的AR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教室里就体验到了坐上热气球的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日下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朱钻飚教授带来了示范课《水中“悬”蛋》,在课堂中朱老师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还要动脑思考,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本课不仅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在“玩中学”探索科学原理的过程。

       最后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苏比合提·阿不拉老师带来了题为《科学教育“做加法”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苏比老师提到要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注重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到处都有科学学习的资源,到处都可以作为科学学习的场所,也希望今后的科学课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课内外科学观察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党支部书记仲燕分享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在科学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及取得的优秀成果。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为天山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和青蓝工程的教师们搭建了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工作室和青蓝工程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科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也为“双减”下的小学科学如何做到“教育加法”积累了活动经验。相信我们将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好“科学教育加法”,不断探索和实践。


撰稿:杨帆

审核:郝钦媛

阅读 11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