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青口小学205阳光中队开展秋季实践活动
11月2日上午九点半,义乌市青口小学205阳光中队的各位队员们在义乌市孝子祠公园汇合,进行今日的实践活动。
关于颜乌的传说,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在他所著的《说苑》一书中载:“颜乌,乌伤人。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数千,衔土相助焉。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这是历史上关于颜乌的最早记载。颜乌以其感天动地的孝德备受历代推崇,有关他的故事在义乌广为流传。
不同的书籍记载不尽相同:
“秦颜孝子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乌孝,曰义乌,皆以孝子故。”(《[万历]义乌县志》卷5)
“东阳(郡)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异,欲今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其行迹云。”(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10)
“义乌,本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时以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元和郡县志》)
“(颜)乌,事亲至孝,父丧,负土筑茔,感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乌亦恸竭伤亡,附葬于左,因名县曰乌伤。”(义乌颜村《[光绪]颜氏宗谱》)
所有的撰写都向世人输出同一种价值观“百善孝为先”。
孝文化的传承,在孝子祠公园的石碑上、牌匾上、文化墙上都有不同形式的传达方式。
乌伤、乌孝等有着浓郁孝文化特征的名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乡邻和睦、尊老爱幼、敦亲尚孝,这些伦理道德代不乏人,且代代相因。
阳光中队的队员们专心致志地读着文化墙上展示的各种孝悌故事,或感动、或新奇、或敬佩......里面传达的孝悌观让大家受益匪浅。
本次孝行传承实践活动,在阳光中队队员们的欢声笑语中和热烈讨论中结束了,颜乌孝悌的高尚品德,在队员们的心里刻下了精神印记,为非遗文化的发扬传续薪火。
统筹策划:俞筱希妈妈 叶沐然爸爸 衷梓皓妈妈
组织:阳光中队的家长们
文编:衷梓皓妈妈
审核: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