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菊黄秋叶落,正是硕果累累时。在这充盈着美好的季节里,迎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听评课研讨月活动。
阶段一:课堂引领,且学且思。
1、张湘娟老师做课《题西林壁》
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反复诵读、赏析,情感不断升华的同时,加深了孩子们对诗歌文学的热爱,让学生懂得言简意赅的古诗中不仅有美景,更有耐人寻味的道理,诠释了文化的传承。整堂课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参与度高,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尤其很好的落实了语文要素中的“读”与“写”,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真,上了一节实实在在的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2、李亚茹老师执教《民间故事》
李老师组织了中国民间故事交流会,课程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整节课大胆取舍,对教材加工整理,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深入故事、了解故事、概括故事、复述故事,真正让孩子们学会了怎样阅读学习民间故事,课外主动阅读民间故事,能够积极乐于分享民间故事。课堂丰富有趣,学生们收获颇丰。
3、景惠敏老师做课《牛郎织女》
景老师的课上得生动、有趣,整个教学环节流畅而紧促。老师先由课文提示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再互动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接着学生还绘声绘色地表演了情景剧《牛郎织女》,深受大家的喜爱。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4、李花平老师做课《桥》
本节课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李老师把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她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老师抓住“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让学生划出句子,读读说说。再抓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体会老汉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学生的感悟在品读中,层层递进。
5、乔梅枝老师做课《桥》
乔老师紧扣小说三要素展开教学,(环境、情节、人物)。首先在环境教学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的动与静、疏与恋、亢奋与克制。其次在情节上带领学生穿越层层迷雾到恍然大悟。在人物形象上,她做到了紧扣语文要素“小说大都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她提到了习主席、钟南山、袁隆平、张桂梅等,做到了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让我们看到了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那些党员,那些心中装着人民的人,敢在岁月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总之,乔老师这堂课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这节课是一场语言的盛宴,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踩点,是一次对生活的思辨,是一次对壮美的体验。
6、柴荣老师做课《黄山奇石》
柴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多媒体课件地运用、板书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表达和创新,并有意地引导探索和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7、翟瑞刚老师讲座《借助教材,搭建低年级语文阅读与写话的桥梁》
翟老师以“借助教材,搭建低年级语文阅读与写话的桥梁”为题,为大家做了微讲座。 他以柴老师讲的《黄山奇石》为例,从紧扣题目理解文本 、聚焦写法研读文本、 想象说话启迪思维、 仿写迀移提高表达四个方面,与大家探讨了如何为学生搭建阅读与写话的桥梁。
8、刘静老师做课《ao ou iu 》
刘老师这堂课的构思非常完整、清晰,整节课行云流水轻松自然,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同时刘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韵母拼读环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反复认读中牢固掌握复韵母的准确拼读。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反复练读达到了牢固掌握复韵母认读的目标。
阶段二:论坛共探 且琢且磨。
课例展示完,全体语文老师立即现场教研分享。先由做课老师进行说课,其他老师进行点评,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夯实我们对新教材的学习与教学实施。
阶段三:校长引航 且知且行
活动最后,翟校长进行活动总结。他指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标,研读统编新修订教材,通过教材的比对,熟悉教材的变与不变,了解编者意图,精准施教。在教学中,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课标、教材、课堂,值得每一位老师不断地研究与探索。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秋色不负赶路人!走更远的路,看更远的光。做有生长力的教师,才能深耕细作,不断精进,践行真教育,体悟真成长。期待东赵学校语文教学一路生花。
编辑:刘青丽 田慧贤
摄像:全体语文组教师
审核:翟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