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丝路之秋  追寻丝路之光  —— 天水市人民路小学教师参加202 4年小学英语”丝路之秋”教研培训

烟花
创建于11-02
阅读 11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在最美的秋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11月2日至3日,我校英语老师赴西安外事学院参加了2024“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学习活动,聆听了全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以及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和示范课。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资深教师,他们通过现场示范课的形式,展示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与会教师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风采和魅力。

         从韦雯老师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自信”,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孩子们也正在老师的引导下成长为像鲁班一样有聪明才智和心系大家的闪闪发光的中华少年。老师的循循善诱,孩子们的精彩小剧场犹如一幕幕“教育影片”娓娓道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的听、说、读、写、看等技能有充分的训练到,并且还发挥想象,进行预测,丰富主人公语言,最后演一演和实际体验的活动,即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进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王薇妮老师设计的文本扩充,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who can cook? who can teach?让文本与学生距离缩短,这也许就是我们阅读的目的意义一我的生活在书里,书里有我的生活。

‍       “家”这个深植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字在王老师的课堂中从抽象到具象,再从具象化中得到了升华,实现了德育教育,让孩子们明白了如何爱“小家”,肩负起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职责,也学会了每个职业的意义以及感恩家人的付出和表达爱的道理。在“教育技术+课堂”的新型模式下,王老师从看、听、读故事,整体感知,略读并勾画关键词的学法指导,到借助自然拼读教授主要词汇,再到角色扮演应用语言,剃度构建合理,可圈可点,非常值得学习。

       徐莹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她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程中,老师总是耐心倾听我们的观点和疑问,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葸芳梅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含有ch和sh的单词在情境中用句子引出来,做到词不离句。随后通过“跳一跳”的游戏呈现新单词复习巩固ch和sh的发音,用最后三个单词引出tch并学习其发音。将三种字母组合以monster的方式总结一起并引出read astory,进行绘本拼读教学。整节课都在围绕着三种字母组合的发音。迁移创新环节用续写绘本的形式呈现,让孩子的语音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有了提升。整节课中最吸引我的是老师的自编韵律歌谣。同时我还有个疑惑点:课前创造的情境是否可以和最后的monster融入到一起,以monster的视角呈现出单词学习语音发音,再读故事、续编故事。


        高乐老师的课,是一堂实用、有效的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课堂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注重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小组内成员优化组合,合理分工,通过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让人受益匪浅!

       陈小叶老师的课堂重视引导学生先了解书籍,看看封面、插图和目录,看看整本书的结构,了解作者写的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陈老师的课既生动又有趣,学生的表演也让人惊喜,特别是学生能说出来这么多关于名画雕塑的认知,确实感受到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素养。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员张宏丽老师,作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讲座——《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写逻辑与教学实施》。在讲座中,她强调教材需与时俱进,课程教材要承担起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之重任。对于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途径,张老师指出要植根本土弘扬中华文化,也要放眼世界实现文化互鉴,更要围绕发展核心素养、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内容结构化为基点和主题意义探究为支点展开。此次讲座清晰阐述教材编写逻辑与教学实施,让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更有思路。


          王雅璞老师的这堂四年级英语课《Unit4 At the farm PartALet's talk & let's learn》令人印象深刻。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看,王老师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融合。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对话以及丰富的课堂活动,学生们不仅扎实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These are..Those are..”等,还在实际交流中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课程中对农场的介绍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方法上,王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农场环境中,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代入感。小组合作学习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此外,王老师还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等,为教学增色不少。课堂氛围方面,王老师极具亲和力,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大胆发言,展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教学过程来看,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导入部分巧妙地引出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新授环节讲解清晰,练习形式多样,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展环节更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叶建军老师的这堂课精彩纷呈。  从知识呈现来看,围绕“Plants”展开的内容丰富且有条理。以生动的图文介绍多种植物知识,比如植物各部分英文表述,词汇和语句难度循序渐进,从基础植物名称单词到复杂些的描述植物生长条件的句子,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情境创设方面,通过精美的插画,有效将学生带入植物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知识更易理解。  文化元素的渗透是一大亮点。提及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植物,拓展了学生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在互动与探究设计上,教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植物、小组讨论植物作用等。这不仅让学生在互动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思维能力。此外,教材在科学性上表现出色,所呈现的植物相关知识准确无误,将语言学习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融合,为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自然知识提供了优质蓝本,为教师开展高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向红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逻辑层次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学生能在观察、思考、推测中理解故事情境,于阅读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落实英语学科素养。她细致入微的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教科书般的示范,令人受益匪浅。

        她所分享的语法教学三步骤非常贴合实际课堂,能够直接被应用于教学当中。她强调老师们应对语篇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提炼信息,认为“三线并举”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集结了语言、情感、思维于一体化。她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获至宝,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指引。

        第一次坐在台下聆听沈老师的课,那感觉就像是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知识之旅。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舞台,十分精彩绝伦,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沈老师的授课方式生动有趣,她的声音仿佛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就像灵动的音符一般,非常抓耳,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将大家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课堂内容上。她的发言更是动听无比,就像山间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沈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的想法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在关于“always”和“sometimes”的练习环节中,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沈老师巧妙地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有趣的是,就连现场的老师们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学生们一起猜想,整个课堂的氛围瞬间被点燃。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种欢乐的氛围里。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在乐中教,在乐中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收获了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这种独特的教学体验,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秋风轻拂,仿佛在耳边低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培训中汲取智慧的养分,专注聆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    “丝路之秋”犹如一束光,照亮了老师们的教学之路。此次培训让我们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师们在培训中感悟、成长,如同秋天的树木,在沉淀中更加坚实,在未来的教育之路定能追光而行,砥志研思,笃行致远!

编辑:闫颜

‍摄影:培训教师

‍初审:黄宗江

‍终审:罗保平

阅读 11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