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

高岭镇塘伦小学“每周一诗”活动 

(第2期)



高岭镇塘伦小学
创建于11-01
阅读 21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首诗,一阙词,就是一篇文章,一段历史。诗词任凭时光流逝,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每周一诗”诵读展演活动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激发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诗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审美,更是人生哲理。今天,让我们跟随六(2)班的师生们,在诵读声中穿越时空,和宋朝的朱熹一起在万紫千红的《春日》拾翠踏青吧!

古诗原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朱熹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说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这首诗是他在春天游览时所作,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文赏析

      首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这句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即诗人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来到泗水之滨游春。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无边” 形容视野开阔,“光景” 指风光景色,“一时新” 表示焕然一新。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和美好。第三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 表示轻易、随便。“识得” 即认识到、感受到。“东风面” 指春风的面貌。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春风的吹拂,认识到春天的到来。末句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形容春天的花朵色彩斑斓,“总是春” 表示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这句诗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寻觅美好春景的所见所感,表达对春回大地的无比欣喜,细读起来,你会发现诗中暗含的深刻哲理。首句写诗人要去“寻芳”,地点是“泗水滨”,但是“泗水”在山东,诗人在江西,“泗水”当时已被金国占领,朱熹怎么可能去那里游春呢?其实诗中的“泗水”是孔子曾经讲学的地方,而所谓“寻芳”其实暗喻的是求圣人之道,这样来读,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首哲理诗,把哲理融化在生动形象的叙述中,不露说理痕迹。他将孔子的学说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后两句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古诗朗诵

04:03

       “每周一诗”诵读展演活动是塘伦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我们迫切希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做到人人会背、人人能诵。同时,希望广大家长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共同努力。

图片视频:蓝荣芳   黄玉姣   李龙娴


文字编辑:蓝   漫


校对审核:黄   甦


终       审:梁立锐

阅读 21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