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媒,赋能教育--如何改善老师这个职业的声音问题

pursuit
创建于11-01
阅读 15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文化的引领者,其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提升朗诵技能,教师能够以更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道德教诲以及审美情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聆听教师教授的过程中,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开启心灵的窗户,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对文化的热爱,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品德。

培训缘起

      2024年11月1日, 东乡区第七中学为教师赋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特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毕业、全国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省级媒体资深主播蒋延军讲师为提高教师朗诵、阅读、表达能力培训活动。

      校长李艳从开展培训的目的:学校为老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意义:声音是老师为学生传递知识的桥梁,老师职业原因用嗓过度,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咽喉炎。嗓子是身体的一部分,如何科学发音用嗓?如何保护嗓子?如何让声音有温度、有感染力?是老师开心生活和高效工作的基础。目标:老师通过定期表达能力的提升培训,将朗诵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朗诵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生动、活泼的课堂。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朗诵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师生朗诵比赛、朗诵社团展演、校园广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老师和学生的课余生活。

精彩课堂

      蒋延军讲师《如何改善老师这个职业声音问题》的主题课,和教师们一同去探索声音的魅力,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蒋讲师介绍,朗诵有三大要素:中低音、虚实声和慢节奏。在教学场景里,使用中低音能够彰显教师的沉稳与成熟气质,使学生更易萌生信赖之感。这种中低音的传播距离恰到好处,不会让学生有尖锐刺耳之感,在长时间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减轻学生的听觉疲劳。虚实声的结合能够极大地丰富声音的表现力。实声可用于对重点内容的强调、重要信息的传达,能确保学生清晰地接收关键要点;虚声则可用于营造柔和氛围,像表达关心、安慰之情,或者引导学生进入安静的思考状态。慢节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尤其是在讲解复杂知识概念或抽象理论时,放慢节奏能为学生留出理解和消化的时间。而适当的停顿,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突出重点内容。

     同时,要赋予声音温度与感情。而对气息的把握和收腹的力量运用,能使声音更具活力与魅力。 蒋讲师指出要运用腹式呼吸法,先深深吸一口气并留存于腹部,接着缓慢且匀速地吐气,就好像腹中有一团薄薄的丝带,从内向外顺畅地飘拂而出。同时,要学会用声音画画,脑海里有各种文字的画面感与形象感。

      蒋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场教学实践中,李艳校长率先垂范,用蒋老师课堂中的方法和技巧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因为是秋天》朗诵。她的朗诵声情并茂,宛如秋风轻拂,带着秋天独有的韵味,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一片飘落的秋叶,将听众带入了那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之中。学以致用就是最高效的学习。

互动瞬间

      各位教师热情澎湃,积极踊跃地投身到朗诵小课堂中。他们将蒋讲师团团围住,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迫不及待地请教诸如如何精准抓取重音、怎样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之类的朗诵技巧。在讲师的耐心指导下,老师们收获颇丰。有的老师感慨道:“原来重音的把握就像在乐谱上找准音符,能让朗诵的节奏更有韵律,情感更能直击人心。”还有老师表示:“懂得了抒发情感的方法,就像找到了打开朗诵艺术大门的钥匙,让我可以带着学生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每一位教师都怀揣着提升朗诵水平的热切期望,期待能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未来期望

       学会朗诵,让知识的传递如同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让每一次讲解都能如潺潺流水般生动,用饱含温度与力量的声音为学生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如此,方能让朗诵艺术在教学工作中大放异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引领莘莘学子深深领略语言之美和文学的独特魅力,在教育的花园里培育出更绚丽的花朵。

图文:罗池秀 曾莹

编辑:罗池秀 曾莹

审校:李艳

监制:梅锋科

阅读 15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