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一种独特的太原美食

在水一方
创建于11-01
阅读 2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白露时节刚过,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贴秋膘”的好时候。在太原,秋冬季节的“标配”美食是“头脑”。许多年轻人和外地人看到这样名称的食物都感到很疑惑,“头脑”是什么?它的背后又有怎样历史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和太原“头脑”的不解之缘。

        “头脑”,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美食的名字,是好多好多年前的事,那一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我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中医。一天老中医给我号脉之后,他对我讲了一大堆的中医学说,我都没听懂,最后我只听懂了,他让我不要再吃中药了,让我改用食疗的方法,他建议我吃“头脑”。并对我说: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传统风味早餐,属于药膳食品,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傅山字青主,梁羽生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中的傅青主,说的就是这位爷。他出生于太原市北郊区的西村,人称“仙医”。太原市大宁堂药店的名药“二仙丸”、“和合丸”,都是用傅山先生的处方配制的。傅山先生特别擅长儿科、外科和妇科。他写的医书有《傅氏女科》。傅山还是一个大孝子,隐居期间,他为给体弱多病的母亲调养身体,便以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过的面粉)、长山药、莲菜、连同黄芪、良姜等八种食材、配料作为原料,创制了一道“八珍汤”,就是现在的“头脑”。

        老中医说:头脑中配有两味中药——黄芪和良姜,就是头脑有别与其他饮食之处。黄芪味甘、性温,功能是补脾胃、三焦而健肺,体气虚弱者用之最有效。产于山西绵山者,温补力强,叫做绵芪。良姜味辛、性热,有温中、下气、消食等作用,医家疗胃病用良姜治外寒、干姜治内寒。良姜产于广东高州(在今广东茂名)者质量佳,叫做高良姜。傅山加配这两种草药,就是为了预防和治疗脾虚胃寒。

       羊肉味甘、性热,有补虚、开胃的作用,医圣张仲景就用它治寒疝腹痛和产后腹中不舒,这正是由于它能够温脾缓中的缘故。羊肉配以清热化痰的莲藕和补脾除湿的山药,就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醇而可口的药饵。吃的时候,佐以腌韭菜,好象服药的药引子。

       从老中医那儿回来后,我立刻跑到我家附近的太原清真名店鸿宾楼,毫不犹豫的买了月票。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我爱人就来到了鸿宾楼。当满满的一大碗儿头脑摆在我面前时,我傻眼了,看色相就不是我喜欢的,白色的糊糊,用筷子搅动搅动,里面藏着大块的羊肉、长山药、莲藕,外搭一小蝶腌韭菜。一口下肚,我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这是啥味啊?不甜、不咸、不苦、不酸、也不辣……。这就是“头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若不是知道了这个“头脑”的营养价值,我或许就放弃了。第二口,第三口……,我抬起头环顾了一下店里,人们喝的津津有味,看来是我自己不够适应这种味道吧。这真是好吃的不一定有营养,有营养的不一定合口。嗨!我爱人看我吃不下,劝我说你就当吃中药吧,总比中药好吃吧,我想也是。后来我就隔三差五的拿着保温桶把头脑打回家,就当是吃中药,每顿饭后喝上一小碗。本来买的月票,结果喝了整整一冬天,不过真的我的身体好多了,也让我适应了这个味道,现在我已经是他忠实的食客了。

       欧,有人问我为什么又叫“头脑”呢?相传,清和元饭店建于清初,迄今已有390多年的历史。当时,在太原南仓巷中段的地面上有个小吃摊点,主人姓朵,专卖羊肉杂割汤。后来傅山将此药膳传授给他,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从此改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人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由于它的功效明显,口感美味,很快就成为了太原市民喜爱的早餐之一。吃头脑的经典搭配:稍麦、韭菜加醋、黄酒等。稍麦是太原的传统小吃之一,与头脑搭配起来非常可口。韭菜加醋则是头脑的另一种经典搭配,醋可以缓解头脑的油腻感,使口感更加清爽。黄酒则可以增强头脑的功效,起到温中补虚的作用。

        2008年,太原“头脑”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龙城太原,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城,正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到太原来品尝一下“头脑”这一千年美食。

阅读 2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