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04】记《新课标视域下数学史融入小学中高段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学课例活动

ʚCHENɞ
创建于2024-11-01
阅读 5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组内成员课题意识与教研能力,2024年11月1日,《新课标视域下数学史融入小学中高段》课题主持人贺素萍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

贺老师以墨子关于圆的文化论述作为本课的开篇,激发学生更加想要探究圆的性质的欲望,同时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佩之心,并要努力传承下去。

早在2400多年前,墨子曾说“圆,一中同长也。”请问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一中是什么?同长是什么?引发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古典文化紧密融合,形成数学的全景化。

接着学生通过体验画圆活动,认识了圆的不同部分。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贺老师围绕“圆的各部分特征”组织探究活动,提出合作任务,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关于直径、半径、圆心的发现。让学生深刻的认识数学——圆的内涵本质,同时也体会到一定的文化价值。

贺老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深刻的感知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越了解数学,就越爱数学。

课题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大家认真听课,扎实记录并引发思考,大家受益良多。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教材,深刻分析教材背后所要呈现的数学文化,进而以“数学史料、故事为载体,以探究活动为手段,以数学美为工具,以数学应用为抓手,以系统联系为思路”来渗透数学文化,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学生便能从小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供图:课题组全体成员

编辑:刘郭晨

审核:贺素萍

阅读 5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