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促研暖金秋   提质增效向未来

——记2024年云浮市乡村教育振兴小学语文学科“优课下乡”(郁南专场)活动


冰蓝的雨
创建于2024-11-01
阅读 18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年好景君须记,金秋时节教研忙。在这橙黄橘绿的美好季节里,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教学质量,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云浮市教育局于2024年10月31日在郁南县桂圩镇中心小学举行2024年云浮市乡村教育振兴小学语文学科“优课下乡”活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帼英老师、郁南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和各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共九十多人参加了线下活动,云浮市各县(市、区)两千多名教师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郁南县桂圩镇中心小学李肖丽老师主持。

课例展示

       首先,进行六年级上册《江南春》课堂展示的是来自郁南县桂圩镇中心小学的周家丽老师,周老师通过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对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利用诗歌导入,让学生感知诗歌中的江南之美,整节课通过创设学习任务群:诵春·吟江南韵、赏春·品江南美、鉴春·悟江南情、写春·绘新农村展开教学,课堂上采用多种读的形式和传唱经典,让学生感悟江南之美。

       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彭国巧老师展示的课例是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彭老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采用经典神话故事导入课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精卫填海会遇到的困难,通过生动的视频和老师深情的引导,学生对精卫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就自然而然地感悟出来了。彭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题讲座

       接着,郁南县教师发展中心余永老师作了题为《“双新”背景下,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应用》的讲座。余老师的讲座内涵丰富,诗意盎然,以带领老师们诵读群诗的方式开启讲座,然后以精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以及群文阅读的四个要素等,从多个角度、多种方式介绍了设置议题的重要性与实施路径,最后结合”语言的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以及新教材的编写理念,阐述了如何在导入新课环节、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作业以及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讨论方面灵活应用群文的策略,让老师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感叹这一场讲座犹如及时雨,加深了老师们对课程改革的了解,认识到”双新”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要从教课文转变为教阅读,要借助教材为孩子们打开阅读的世界。

交流研讨

       课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进行了真诚而深入的研讨。郁南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陈小红老师以其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她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到课堂互动的效果、学生反馈的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这一番点评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师们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理解的新大门,让老师们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与思考,也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活动总结

       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朱帼英老师作了总结发言,朱老师强调,我们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透彻地掌握新课标中蕴含的新理念。同时,要努力打造“优课下乡”这一独具特色的教研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切实将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为云浮乡村教育的振兴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络观看

       教学之路漫漫,教研探索无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广袤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探索者、研究者。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全体小学语文教师齐心协力、携手共进,我们所踏上的这条教研之路就必定会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精彩纷呈,充满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撰稿:黄国林

拍照:谢林桦

编辑:李肖丽

一审:李玉华

二审:欧阳海清

      三审:陈小红   余永  


阅读 18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