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SHS),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一侧或双侧肩部及手部的神经性疼痛、感觉异常、肿胀、僵硬、血管功能和营养障碍以及出汗异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多发生在脑卒中后第 1~3 个月,发病率达 12.5%~70%,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临床表现
包括肩和手两部分。其病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3~6个月。
患者在上肢受伤或疾病之后,肩发生烧灼性不适感,继之手和手指出现肿胀、疼痛。有时,仅有手的症状而肩并无改变。上肢多呈下垂位,随病情发展肩运动范围渐减小、屈指受限疼痛、手及手指被动运动疼痛。并伴随着手和腕骨的骨质疏松。
第二阶段持续时间3~6个月。
肩关节无痛性固定,手和手指肿胀减轻,指痛加剧,手指运动进一步受限。手和手指皮肤变光滑,显示神经营养不良。掌筋膜可挛缩增厚,很像Dupuytren's挛缩。本病的特点是沿神经分布和损伤区域的剧烈压痛。患者手肿胀、感觉障碍、上肢烧灼感、僵硬、出汗、寒凉或发热。
第三阶段为病程一年以后。
患者上肢功能丧失,肩、手强硬畸形。皮肤萎缩挛薄。肩、手无疼痛。
早期预防
1、良肢位摆放
早期保持床上正确体位,能有效防止和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使用。
①患侧卧位(首选体位),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可有物,以免诱发抓握反射,强化患侧手的屈曲痉挛。
②健侧卧位,胸前放软枕,患肩充分前伸,肘、腕、指关节伸展放于枕上,掌心向下。
③仰卧位(尽量缩短与其它体位的时间),患侧肩下垫厚软枕使肩部上抬,以防肩胛骨向后挛缩,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于枕上。
④床上坐位,置一横过床可调小桌,桌上放软枕,患侧上肢抬高放在软枕上。坐轮椅时,患侧上肢应抬高。
⑤站立或行走,将患侧上肢吊挂,避免自然垂悬引起肩关节脱位或过度牵拉。
2、局部的绷带加压缠绕
用比较粗的、大概1-2mm宽的布带,从手指手掌部位向着心脏位置开始慢慢缠绕,缠到腕关节以上,然后慢慢地去掉绷带,反复进行挤压,就可以减轻水肿。
3、自我活动
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适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比如做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手腕和手指关节的屈伸活动,健侧手与患手十指交叉,带动患侧上肢做上举过头顶的训练。健侧手拍打按摩患侧上肢等。
康复治疗(专业康复治疗师操作)
1、运动康复
•肩关节训练:
先进行被动运动,术者将患者患侧上肢伸展,将患肢向上轻缓推移,可适当外展,保证偏瘫侧肱骨呈外旋位,再缓慢复位,连续 10 次,在肩关节得到充分舒展后,再进行主动运动,进行外展及内收旋转等运动。
•肘与前臂训练:
先固定肩部,术者将患者偏瘫侧肘部拉直,再缓慢复位,重复 10 次后,指导患者主动多次做此动作;术者左手固定患者患侧肘部,右手握住患者患侧手,令其前臂被动旋后,重复 10 次后,指导患者主动反复做前臂旋后运动。
•手与腕部训练:
术者令患者的腕关节被动背伸、伸直并拇指外展,重复 10次后,进行抓握训练。
•主动运动:以 Bobath 握手为主,患者两手相握,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使肩关节拉伸,再将双侧上肢放落,如此反复进行 10min。
2、物理因子治疗
针对骨骼肌常见的康复治疗有物理因子治疗,一般常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脑电生物反馈,蜡疗,超声波治疗等。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卒中后的运动康复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功能电刺激用于促进随意运动,治疗性电刺激用于增强卒中患者瘫痪的肌肉,减轻痉挛,促进运动恢复。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启动骨骼肌合成代谢过程,促进偏瘫侧骨骼肌的生长。
3、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热敷使药力深入腠理,经血脉、经络到达 患部,调和经脉,畅通气血,不仅可缓解肿胀程度, 还可改善“不通则痛”症状。
•针灸治疗
常规体针一般作为基础治疗,不同医者选穴思 路各有不同,目前没有公认的固定配穴方案,联合其他疗法效果更佳。
•其他治疗
常见的有刮痧、刺络放血、拔罐、推拿等治疗手段,对治疗肩手综合征也有帮助。
高陵区医院中医康复科
地址:高陵区医院西门康复楼
电话:029—86926982/8692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