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白云飞,收获时节共举杯。2024年10月31日晚,大庆第一中学洛希天文社于2号楼304教室举办了“2024年秋季学期天文主题社课”活动。本次活动部分内容由高一年级同学推荐。
首先,副社长郑鹏泽与孙嘉泽对所有新入社的高一同学表示欢迎,宣布本次活动开始。
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是由南斯拉夫的地球物理学家米兰柯维奇提出的关于太阳辐射与气候之间的天文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天文学、地球科学与古海洋学等学科的发展。
恒星与行星的形成是由高一年级同学推荐的内容,同时也是各位社员们最感兴趣的。恒星从星际云演化为原恒星,再从原恒星演化为主序星;行星也类似,初始从太阳星云分离逐渐变成行星……
恒星的分类始终是天文学包括天文竞赛中的重点。它有两种分类依据:一为光谱型分类(不同原子或离子产生吸收线所需的温度不同而导致光谱不同);二为光度型分类(恒星半径与温度不同而导致光度不同)。我们最熟悉的太阳按光谱型属于G2型恒星,而按光度型分类属于V型恒星。
在这里,我们为各位社员补充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知识点:变星。顾名思义,变星指的是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恒星,其分为内因变星和外因变星。被我们所熟知的新星和超新星就属于内因变星,特殊的反复爆炸的新星则被称为再发新星。(该内容出现在本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预赛第11题)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社课只能终止于此,关于潮汐锁定的知识点没有来得及向各位同学讲述……
宇宙无限,奥秘无穷。古老的天文学始终位列自然科学的最前沿,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审美密切相连,是广受关注的学科。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天文学研究开始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为标志性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国的天文学研究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扬帆远航时,希望广大的青少年积极投身其中,共创我国天文学研究的又一个辉煌时代。
制作:高二17班 杨凯航
图片:高二4班 牟美琦
高二16班 王曦灿
高一14班 高端
指导教师:高一地理组 王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