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同课展风采  异构促提升

——三街中心小学四年级文科组教研活动记实

2024-10-31 阅读304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2024年10月,我们教研组开展了四年级语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各位教师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充分展示了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虽然讲的课相同,但是风采却各不相同。老师们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精彩不断。

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异构,即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它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活动安排

      此次教研活动,安排了郭静仪老师和业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讲《王戎不取道旁李》,曹春丽老师和邓江慧老师异构《盘古开天地》。在教学中,四位老师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点、教学个性以及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风采

       郭静仪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历史人物故事会”的大单元情境逐步推进。教学中,郭老师借助“课件中出示的信息”,又抓住课文中“诸小儿”与“王戎”形成鲜明的对比,紧扣新课标引导学生思考“看到多子折枝的李树,为什么诸小儿与王戎的反应截然不同?”通过多种方式阅读,让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主要内容,再次对课文内容加深了印象。

     业萍老师重视方法指导。在理解句意时,业老师先扶后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及借助文中的注释,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回答,注重学生的引导与思考,并聚焦重点文言字词“走”和“之”,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字词世界的奥秘。最后,业老师善问启思,巧妙地使同学们透过文本感知人物形象,从而达到了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

       曹春丽老师的《盘古开天地》课堂,紧扣单元要素,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和盘古高大伟岸的人物形象;通过仿写迁移,让学生续说神奇。整节课紧扣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邓江慧老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接着找出中心词“创造”,引出本课学习重点“盘古是怎样创造世界的?”“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盘古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

评课议课

       听完四堂课后,四年级文科组的老师们开展了评课活动。首先由四位老师分别就她们的课堂阐述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及授课反思。

      老师们满载听课的感受,大家畅所欲言,见仁见智,不虚夸不溢美,肯定了授课老师的优点,也指出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浓浓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END—

撰稿:邓江慧

审核:曹春丽

阅读 3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