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汨罗

林毓秀
创建于06-06
阅读 39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公元前278年寒冬的黄昏,北风阵阵刮过汨罗江的江面,江中几乎看不到捕鱼的渔船,只有岸边枯长的芦苇在萧萧的朔风中,显得无比的萧瑟,但它那像鸡毛掸子一样的毛茸茸的白花,却在不断地摇曳,向人们展示它的顽强的生命力。

        此时,一位踉踉跄跄的老者正行走在江岸上,高高的帽子,宽阔的衣服,使他本来就消瘦的身影显得更加瘦长和孤独,就像那北风中的瑟瑟的芦苇;而他那一蓬在风中飘飞的白胡须,也像那在风中不断摇曳的芦苇花。他面容憔悴,看似疯疯癫癫,一路自言自语,因为他刚刚与一位打鱼归来正在岸边收拾渔具的渔夫发生了争辩,情绪显得特别激动。突然,他对着青穹高喊:“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然后抱起岸边的一块石头,纵身一跃,跳进冰冷的江涛。汹涌的江水一下子就吞噬了他的身形,只剩下他那悠长叫声还在江上的风中飘荡。不远处的渔夫听到喊声,回头刚好看到了老者跳江的一幕。但他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留下一声轻轻的叹息。因为渔夫知道,老者不想苟活于当世;而且对于决心自尽者而言,这个距离去救援也显得多此一举。

        这位老者就是战国时期楚国鼎鼎有名的屈原,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载了屈原与渔夫的争论。屈原说:“举世浑浊,只有我清净;众人昏醉,只有我清醒,所以我痛苦!”渔夫说:“你可以让自己随其流,逐其波;害怕清醒,可以用酒与糟将自己弄醉,这样你就不会痛苦。”屈原说:“刚洗完澡的人是无法接受肮脏的衣服的,我宁愿葬身鱼腹,也不能让我的身体受到尘世污垢的沾染。”这也许是屈原留在人世最后的对话,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屈原!

       屈原试图以投江的方式来警醒楚王,以清澈的江水来为自己的高尚情怀奠祭。但是,他的壮举对昏庸的楚王和风雨飘摇的楚国根本起不了一点的作用,就像他的投江只不过溅起几点的浪花!但是他的这纵身一跃,却跃出了一个千年的文化传统,跃出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诗歌世界。

       其实,屈原完全大可不必为楚国去跳江,在当时,这种殉国的行为未必会获得世人的赞扬和认可。那时,还没有我们今人所说的爱国主义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只不过是隶属于周天子之下的一方封地,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省份,从理论上说,诸侯国的生杀予夺决定于周天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混战,也类似清末民初时期的军阀混战,国君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分,战士却没有烈士和叛徒之区别。

       只要稍微听听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就会大体了解那时衡量人才的标准。武士重在义,文士重于才,至于人品志向都可以统统忽略不计。被誉为古代侠士之首,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千古名句的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虽然他曾赴秦刺杀秦始皇,“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他不是为了齐国或卫国的安危,而仅是为了报答燕丹太子的知遇之恩。晋国的著名刺客豫让,面对赵国赵襄子多次的宽恕,依然要坚持刺杀赵国智伯的仇人赵襄子,他对赵襄子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他临死前的告白表明了他的生死观。快意恩仇、等价报酬就是那时期的侠士的典型情怀,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正是这类侠士形象的生动写照。

       国君取士的原则就是唯才是用,楚才晋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普遍的现象。于国君而言,只要士有才,就可为我所用;于士而言,只要能得到任何国君的赏识,就会为国君竭其才智。整个社会就如一个超级市场,国君就是大公司的老板,到处挖掘人才,有的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最有名的当推燕昭王,建造黄金台接纳天下贤士,以致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昭王也成为后世怀才不遇之士浇灭块垒的偶像。鲁国的孔丘,一生美其名曰周游列国,其实是在向各国国君推销自我,只不过都没有成功而已。当他在推介自己的治国理想时,何曾想过鲁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后来成为圣人的地位。魏国出生的著名纵横家张仪,一心帮助秦王荡灭六国,也没有看到魏国人骂张仪是汉奸的记载。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当时不是贬义词,而是对明智之士的赞美。

      按理说,屈原算是那个时代的宠儿。太史公赞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这种稀缺人才,只要肯像其他士人那样推介自己,必定会成为各国国君争夺的香饽饽;但他偏偏冥顽不灵,特立独行。因为他的血脉里流淌着楚国国君的血液,楚国王业与他息息相关,他要维护这高贵的血统,所以,他的一生只为楚国的兴亡而奋战,最后不恤以身殉国。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拔高屈原的思想境界,但将其尊为爱国主义诗人还是名至实归。对比当时的士人,屈原的人格确实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何况,爱国主义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屈原以他义无反顾的一跃,牢牢定格在后人的脑海中,其形象光耀千秋。他被推崇为位居中国传统节日的第二大节——端午节的主人公,享受后人千秋万载的纪念,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尽管有些历史学家有异议,但世人就是愿意认同屈原。随着时间的流逝,什么秦王汉武、唐宗宋祖都有可能逐渐淡出后人的记忆,但是,只要中国文化不会被全盘西化,屈原的名字就不会被炎黄子孙淡忘。

       屈原这一跃,不但跃出了中国的第一位爱国诗人,也将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江带入了史册,而且汨罗江也成了龙舟竞赛的发源地。“青山有幸埋忠骨”,“湘水无情吊岂知”,作为湘江支流的汨罗江居然接纳了一位伟大人物的自尽,是功是过?汨罗江不做任何的回答,依旧日夜不停地流逝,只给端午节留下一个供后人评说的话题。

阅读 39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