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古贤赞

林毓秀
创建于09-15
阅读 36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福安古贤赞

              ——铭记福安的历史

                       薛令之

                         一

东宫冷落事如何?  岂是阑干苜蓿多。

野鹿衔花成自悼,先生真意在山阿。

                         二

独步唐街访古城, 犹闻明月读书声。  

八闽进士居龙首,一代名臣重晚晴。 

有意浮云吟苜蓿,无心宦海避蜗争。

行人争道廉溪水,流至廉村分外清。

    【注】薛令之(683年—756年),字君珍,号明月。福建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 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开元间累迁右补阙兼太子侍读,与贺知章并侍东宫。后因李林甫冷落东宫,于东宫墙上题写《自悼》一诗,引起玄宗不满,遂托病辞官归乡。唐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欲重新召其入朝,但其时薛令之已经去世,仅留下环堵萧然。肃宗嘉叹其廉,因此敕其乡曰“廉村”,水曰“廉溪”。著有《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已亡佚,现存诗作五首。《自悼》《灵岩寺》《太姥山》收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唐明皇命吟屈轶草》《送陈朝散诗》载于《高岑薛氏宗谱》。《全唐诗》收入的《灵岩寺》仅四句,全诗载于《高岑薛氏宗谱》,题为《草堂吟》。

                      谢翱

琴剑知音浑化灰, 唯留恩怨上西台。 

江湖难洗英雄恨,朱鸟时啼不尽哀。

     【注】谢翱(1249年-1295年),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福安县穆阳樟坛坂(今福安市穆云乡)人。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谢翱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谢翱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并与友人创办“汐社”文社。著作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郑虎臣

西湖歌舞醉迷离,一剑木棉天下知。

众口营营身后事,果然南八是男儿。

       南八,即唐南霁云,因行八,故称。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张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郑虎臣,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于福建路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头村),德佑元年(1275年)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尉。同年,郑虎臣押解太师、平章军国重事臣贾似道往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将其诛杀,为天下除奸。翌年,贾似道同伙陈宜中逃至福州,拥立赵昰,捕杀郑虎臣。郑虎臣遭害后,葬于南山村之墓园旁,乡人及其后裔在村前建祠纪念他。事迹被载入《闽都别记》,并被冯梦龙演绎为《 喻世明言》之《 木棉庵郑虎臣报冤》传世。

                       刘中藻

                           一

出门长啸懒回眸,血战韩城自断头。

 绝命诗成天地动,忠魂长返九潭秋。

                          二

落日挥戈势已危,韩城百战早疮痍。

中原北望飘腥雨,故国南归化子规。

金屑吞喉天地动,孤臣请命鬼神知。

一身博得两朝泪,落照残垣不胜悲。

    【注】刘中藻(1605年~1649年),字荐叔,号泂山,福安市苏阳村人,明崇祯六年癸酉科举人,任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授行人官职。明朝灭亡后,清兵大举南下。明皇族朱氏子孙唐王于福建登基称帝。中藻出山协助唐王抗清,封惠给事中。后唐王败殁于汀州,中藻组织义军万余人,孤军转战闽浙两省之间。清顺治五年(1648),义军兵败退守福安城,清总督陈锦率兵十万,围困福安城达四个月。城中粮食消耗殆尽,次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刘中藻留下绝命诗,吞金自绝于福安龟山。后人褒其“忠比文山”,清顺治封刘中藻故居为"刘中藻堂"。著作有《泂山集》《泂山九潭志》(已佚)和《葛衣集》。

阅读 36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