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主题说明
幼儿期是幼儿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国家意识、民族情感的启蒙阶段。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更是明确提出了“爱祖国”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设计了“我是中国娃”的主题活动。
探秘中国知识
01前期调查
在课程开展之前,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娃”主题调查,了解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经验储备,通过调查表来了解孩子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
02主题谈话
主题活动开始前,我们和孩子进行了一次关于“我知道的中国……”谈话活动,孩子们兴致满满,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
通过访谈发现,只有少数幼儿知道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多数小朋友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不知道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大部分孩子想到过生日的方式是唱生日歌,表演节目。只有个别幼儿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但说不全。在老师出示的中国特有标志中,孩子们比较喜欢国宝熊猫、中国功夫。
传统文化,彰显特色
01有趣的汉字
通过语言活动“有趣的汉字”,孩子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感受到了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02科技筑梦,创想未来
在晨谈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中国现代发明》,看到图片后惊叹不已,于是我们发起了以“共筑科技梦”为主题的亲子手工活动。完成作品后,他们兴高采烈的跟小伙伴们分享。
03青花瓷初遇青花
👧🏻1:为什么它叫青花瓷?
👦🏻:所有蓝色的瓶子都叫青花瓷吗?
👧🏻2:青花瓷有蓝色和白色的花纹!
👧🏻3:它的图案很漂亮,有花草和动物的。
通过课件《青花瓷的传说》这个小故事,宝贝们了解了青花瓷的由来,又跟随老师一起观看了带有各种花纹的青花瓷图片。
随着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对青花瓷的纹饰和器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于是孩子们开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了独一无二的青花作品。
04传承国粹,走进京剧
京剧脸谱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通过绘画脸谱,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特殊的美,更是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通过课程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感受了“祖国妈妈”的强大,也感受到了作为“中国娃”的骄傲和自豪。在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民族自豪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少年强则国强,相信孩子们定能不负众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