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 研无止
——东塔小学语文组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研讨交流
秋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研之美,在于思考与提升。为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准确领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精准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帮助教师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本,手中有法”,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10月31日下午,我校小学语文组在杜慧芸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二年级新课标解读活动和学习《灵武市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及《灵武市东塔小学“1351”教学模式》。
荀荣老师分享了语文课程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改革,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重构课程内容。新课标主要以6个学习任务群呈现课程内容,有效避免了过去零散语文知识、单篇分析讲解式教学的弊端,让学生在主题式、项目化、综合性的学习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它不仅涵盖了语文知识、技能维度,还囊括了在情感态度、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等非认知维度。以第一学段为例,“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这一描述指向“汉字读音、意义的准确把握”知识性的学习目标,同时更关注“积极梳理所积累的语言材料”“乐于分享与交流”等学习态度与方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研组长杜慧芸老师带领下,学习东塔小学的“1351”教学模式,并深入探讨我校探索制定的“1351”教学模式。该模式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1351” 教学模式的内涵解释
我校探索制定的“1351”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
--“1”是指聚焦一个阵地,就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3”是指三个教学环节,即: “课前预学、课中探究、课后固学” 三个环节;
--“5”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具体步骤,即 “预、检、探、思、固” 五个具体步骤;
--“1”是指实现一个目标。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在记录和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更好地体现“1351”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针对要求,我校提出了《灵武市东塔小学三式融合:“教研训一体化”模式下的教研组建设》!杜慧芸组长组织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详细记录!
教研训一体化是推进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教”即教育教学,是落实课改理念的根本途径;“研”即校本教研,是创办学校特色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法;“训”即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建立高效共享的备课方式。
二、以教学反思为手段,实现自我评价和自主提高。
三、以课例研究为契机,落实同伴互助。
四、以小专题主题研讨为突破口,实现专业引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习与研究离不开琢磨与切磋,唯有如此才能精益求精。语文教研组在杜慧芸组长的精心组织下,认真学习了《灵武市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教师团队的智慧,打造高效“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使灵武市东塔小学“1351”教学模式落地有声,有的放矢!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每一次学习就像一份精神粮食,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的思想,不断地给予我们力量。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努力的方向,相信我们会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真正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高质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