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小学数学4坊成员在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一次跟岗研修活动。
在本次跟岗研修中,上午,我们迎来了“周德胜名师工作室”冉肖老师的卓越数学示范课,以及外国语实验小学谭云恋老师与叶可老师两位新晋教师的亮相课,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探索之旅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与深刻的感悟。下午,我们共同鉴赏了陈建平老师与袁丹老师的精彩教学展示。随后,在导师邓恒的引领下,我们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聚焦于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的研讨会,收获颇丰,启迪无限。
研修启航,课韵飘香
冉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认识周长》第一课时。
冉老师以校服定做为引子出示图片,巧妙设问:“定做校服,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这一问,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紧接着冉老师展示了多种图形,如树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引导学生们分组探究这些图形的周长。小组合作中,学生们或量或算,或讨论或验证,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课程接近尾声时,冉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回家后,用合适的工具测量自己的三围(胸围、腰围、臀围),并计算其周长。这一作业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课程开头的校服定做情境遥相呼应,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冉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跟岗研修的道路上,这样的示范课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课韵回响,思悟成长
在冉老师的课程结束后,邓老师组织教师们开展课堂研讨。由冉老师先向教师们分享她的教学思路。从生活中的校服引出“三围”这种和周长相关的内容,进而揭示课题——认识周长,而后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中找到教学重点,纠正物体的一周为物体面的一周。从规则图形到不规则图形的测量,从直尺的测量到软尺的使用,学生们动手操作,上台展示,一步一步认识物体的周长。课堂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尺规作图的难度较大,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使用直尺时,也发现直尺过短的问题,没能完成半圆形完整的滚动。
接着教师们畅所欲言,对冉老师的课堂表示赞成或提出建议。
再由邓老师进行课堂的评价。跟随新课标的改变,尺规作图进入小学课堂,要求教师在该堂课上,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截取三角形的边长并移动连接。最为重要的是,将周长转化为线。校服设置在课堂的最后,将前后呼应转化为层层递进,让课堂更有层次,让学生更易理解。
最后,邓老师强调,课堂之中,要让学生多说,教师要做到清晰本堂课的内容,突破课堂的重难点。跟随新课标,帮助学生成长。
亮相课堂,新师启航
在这个世界上,不确定现象无处不在,而叶老师今天的数学课则带领学生和我们一起踏上探索不确定现象的数学之旅。
叶老师以抛硬币决定足球选边的视频切题,从生活跨进数学,学生们思考从视频中知道了什么?以认识硬币引出课题。紧接着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操作并记录。学生们通过体验抛硬币,猜拳,翻扑克牌这三种活动中的任意一项以及听取其他同学的分享,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及其随机性。
在体验过不确定现象之后,叶老师让学生们进行摸小球的游戏,让学生们实际操作并描述自己摸出的情况,规范学生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而后叶老师让学生们从数学中再走进生活当中,对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判断。
最后,课堂首尾呼应,让学生们学习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挑战精神。叶老师的这堂课,导入与结尾相呼应,整堂课结构清晰完整,教学重难点层次分明。更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在跟岗研修的道路上,这样的亮相课无疑为我们坚定了信念。
除此之外,谭老师也带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课。以麦田红旗图导入,设问激趣,回顾旧知后,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公式联系,通过剪拼实践推导公式。课中还拓展数学家刘徽事迹,激发学生兴趣。这堂课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紧接着,全科教师陈建平在汇报厅展示他精心准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陈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索分数的奥秘,分数的具体意义,以及分数怎么读,怎么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陈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分数。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
最后,我们还听了袁丹老师的《认识减法》一课,袁丹老师教学风格亲切自然,能够巧妙地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概念,课堂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袁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堂课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教诲探思,省心省行
本次培训我们通过听课学习,集体分享讨论,在邓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亮点,听取建议,迸发出新的智慧。第一,我深刻认识到需要加强对课标的理解,新课标指导教学,对课标的研读必不可少。根据课标、教材的变化,制定并明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在教学准备时应当达到的。但怎样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难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如何引导很关键。第二,听课要听、看每节课是如何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听课后要有所收获,每个人对一堂课可能有不同的见解,通过集体交流,能够获得新的启发。第三,教学要落到实处,关注学生收获了什么。冉老师在《认识周长》的教学活动中介绍了可以通过尺规作图的方式来测量周长,虽然对学生较难,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严谨性,让学生感受将每段长度累加的过程。
——李润嘉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教师第一次跟岗研修活动。首先,我们听了冉肖老师的认识周长一课,在这节课上,老师以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上午第四节课是我在外国语实验小学的亮相课。在课堂上,我尽量保持冷静、自信,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进行授课。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我没有给回答的学生递话筒,导致台下的老师根本听不到学生的回答;另外,我在交流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展开。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意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叶可
—END—
撰稿:何松蔚 叶可 伍惠琪 李润嘉 曹陈奕璇
初审:邓恒
终审:李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