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棠区爱泉小学(karen Lin)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实地调研,共绘蓝图。

 

 

创建于2024-10-31 阅读309

       为进一步了解三亚市国家平台全域应用情况,10月30日下午1点50分,我校迎来教育部资源中心教师发展处处长杨金勇一行,深入我校进行国家平台应用需求情况的专项调研。同时我校市、区教育局领导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指导工作。

参观校园田园基地

       调研专家组,首先参观我校田园基地。我校是是省级田园基地试点校,我校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在地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田园环境,精心设计了“爱之泉田园课程”。“爱之泉田园课程”由六大核心课程模块构成:爱语泉、爱思泉、爱艺泉、爱健泉、爱劳泉和爱德泉。这些课程模块不仅全面覆盖了语言、思维、艺术、体育、劳动和品德等多个教育领域,更在课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田园,亲身体验、实践学习,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践行学生素养教育中强调的“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的理念。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坚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首先由区教育局段总督学详细汇报海棠区深化应用国家平台工作的进展情况。其次教育部资源中心调研组教师发展处处长杨金勇与市、区教育局领导相关人员、学校校长、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教师应用国家平台资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座谈会上,杨处长重点提到了“315”,“3”指的是:备课、授课、研修(深入运用,做到常态化)。“1”指的是双师课堂(按需用)。“5”指的是:自主学习、作业活动、答疑辅导、课后服务、家校交流(探索用)。借助“315”,形成应用的氛围。借助“315”进行广泛应用展示交流。短板的科学课,可以依托平台,实现课程落地。利用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思政课很重要,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我校集团总校李惠洁校长,围绕“315”场景学校老师是如何使用,做了以下几点汇报交流:

        教师使用较多的是教师备课这个板块,少部分老师有运用到双师课堂,作业活动及课后服务这一板块。但在管理和评价板块处于起步推进阶段。使用较为突出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第二是利用平台优化课后服务。同时提出了使用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学校网络速度慢,经常出现卡顿现象;学生评价过于笼统单一。

      通过调研,调研组欣喜地发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让乡村学生享受到跨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教学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尾声:交流学习,总结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继续加强宣传和培训,不遗余力地推进平台应用。同时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支持,完善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促进同区域学校的沟通交流、优化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支持等,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学校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审核:李惠洁  李朝玲  

编辑:林萃芬

复核:汤世阳

               

                              


    

阅读 3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