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编编编”

创建于10-30
阅读 2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起源

    午睡起来的时候,小朋友们看见王老师穿的粉色毛马甲特别漂亮,他们都围上去摸,看上面的花。黄星冉小朋友问:“老师你衣服上的花好漂亮,摸起来好舒服,是用什么做的?”王老师回答:“这是用毛线做的。”黄星冉说:“我也想要一件毛线做的漂亮衣服。”于是我们开启了编制的探究活动。

  编织是我国的特色民间文化,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为了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劳作实践过程中深度体验,促使幼儿养成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等良好品质,因此我们将编织活动有效地融入到班本活动当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编织活动是一项精细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儿童的耐心细心、专注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又能够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初识编制

                         

    墨墨问:“什么是编制”。杨鑫宇说:“那么简单就是编来编去的么”。墨墨说:“那你知道编东西都要啥不?”杨鑫宇说“不知道”。于是老师让孩子们了解编制需要的材料。


      寻找编制

         

  老师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带孩子们开启了校园寻找编制的乐趣


了解编织起源


  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从蜘蛛结网得到启示,发明了渔网。他教人们结网捕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传说中的有巢氏,原本是穴居,后来受到鸟巢的启示,以树枝草藤之类编筑成类似鸟巢的住所。在北方,这种以草藤编结、以泥土拌和草料筑成围墙的房屋,也常常用来储藏物品或看瓜房。


编织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编织艺术品展示

            

  由此可见我国编织工艺品的历史得益于物产丰富的中华大地,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就地取材,通过不断的实践,选择利用自然界中生长的各种植物,编织出各种生存所需的器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认识的深化,劳动人民创造出许多编织技法和原材料加工技术,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画自己想要的作品

初次尝试创作编制作品

首次作品展示

老师有话说

       

   在寻找编织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更多。孩子们不断地提问、猜想和探索,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活动中引导孩子们了解编织文化,编织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其中一部分。在了解编织的过程中也不断激发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眷恋和热爱,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

首次尝试用毛线编制

寻找问题

      通过第一次用毛线编制,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寻找发现问题,做以分析,并了解如何改进。

苏子悦小朋友说:王墨只用一只手拿着针另一只手没有拿要织的物品。

教师总结

因为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编织,虽然有浓厚的兴趣,和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动手操作方面还是非常欠缺,对于他们来说编织基础就是零,更多的需要老师引导,当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小朋友观察能力还是挺不错的,比如有的说拿的手法不对,还有毛线打结穿的针法不对。根据小朋友们发现的问题我也让他们针对问题说出来改进的办法。于是开启了第二次的毛线编织之旅。

改进后的第二次编制

老师总结

在第二次的编织中,孩子们无论从手法还是针法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进步。当我再提出发问:“你们对自己这次的作品满意吗”?由于孩子们没有任何经验基础和思维的局限性,他们没有发现问题都对自己的作品表示满意,这时我也给孩子给予引导,这样虽然手法针法都对,但是不够美观,给他们建议之后我们开启了第三次毛线编织之旅

第三次编织之旅

03:30
00:30

教师总结

通过本次的编织孩子们在编织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仅手法娴熟而且秀出的作品也比较美观。这对他们而言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也让他们对编织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处于成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孩子们在作品的颜色搭配上还是比较欠缺。所以在颜色搭配这方面还的老师适当引导。

初次尝试用草绳编织

教师小结:让孩子们用稻草编织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不同材料的编织,了解稻草的一些用途。

原来编制的草绳还可以这样玩

教师总结

在对编织文化进行一些了解以后,孩子们认识了更多的编织工艺,在编织艺术的熏陶下,促进了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


    编织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其中一部分。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

未完待续

阅读 2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