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养生理念
——法于自然,顺时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冬令进补既可治病,又可防病。
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第二年春天就可以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目的。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寒冬腊月膏进补,春至体壮可打虎。
秋燥时节必无苦,夏日无风也可过。
“冬令进补的实质”中的补,并非狭义的滋补,是“调一身之阴阳,理脏腑之虚实”的高度概括。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内服膏方,可以起到补益肾精,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平衡阴阳等的作用,由内达外,使患者自然的表现出面光有华,肌肤润泽,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状态;达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的效果。
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药八种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稠厚的膏滋方。药性较缓,药力持久,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疗疾延衰的目的。具有滋养脏腑、培补正气、祛除病邪、消除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多种作用。
膏方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症状综合辨证而处方配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膏方药味较多,少则20余味,多则40余味或更多。膏方加工时,根据处方将药材合在一起经过浸泡、二~三次煎煮、再将药汁合在一起,煎煮浓缩,再加入名贵药材(另煎)、用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饴糖、冰糖、蜂蜜等收膏精制加工成稠厚的膏剂。
膏方特点
服用简便
每天1~2次,开水冲饮,减少了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
口感较好
膏方含适量糖分,没有汤剂味苦难服之忧,老少皆宜
补治结合
既可滋补强身 又能祛邪治病
针对性强
一人一方,能根据病人的年龄不同、所处地域而投药各异
膏方什么时候吃?
四季皆可用膏方调养,但以冬季为最佳,“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是说,一到冬三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
冬季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气血流动趋于缓慢,处于“冬藏”状态,此时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冬至以后尤为相宜。
膏方需长期坚持服用,一般服用后1个月起效,3个月达到稳定期,可调整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服用时间:早晨或早晚空腹服用为宜,若有安神药物,则必要在临睡前服用一次。
哪些人适合膏方进补?
1、亚健康、慢疲劳者的进补
现代社会中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慢疲劳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2、老年人的进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逐渐下降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3、女性的进补
中医认为女性防衰老的调养应从“五七”即35岁开始。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形体容易发胖变形,加上社会工作、家务劳动、子女教育等压力,容易造成精血亏损、阴阳失调和衰老。而平时工作、家务繁忙,无暇顾及身体,所以服用膏方更为适宜。合理,平和的滋补,适当锻炼,才能保证女性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红润弹性的肤色,自内而外的美丽。
4、儿童的进补
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5、慢性病人的进补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6、大病、重病、手术、产后等康复患者可适当讲补
大病初愈,元气大伤,各项机能低下,适当进补有利于疾病康复。
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可预约12月5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曹烨民主任,将于12月5日在市中医院新院区门诊楼三楼进行。
提前预约电话:杜伟鹏:18903908671
栗春芳:13971780697
曹烨民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脉管病研究所所长。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世中联疽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修复及创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担任国家中管局外科协作组组长、糖尿病足协作分组负责人、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外科教材编撰委员会委员,创建长三角中西医结合脉管病联盟并担任首任负责人。
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中医领军人才。先后获得发展上海中医药事业突出贡献奖状、上海市仁心医师奖、上海市区域名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劳模(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