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海航行 教研为舵

——2024年秋季卫溪南关外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伊米智慧
创建于2024-10-30
阅读 16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秋高气爽的十月,卫溪南关外小学积极开展本学期全体教师“听评课”活动。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听评课活动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的常态课堂,为了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和“双减”政策,为了熟练运用“八字育人理想课堂”教学方法,数学老师们积极参与活动,形成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尺讲台上,胡永芳老师展示一年级课例《认识图形》,她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在老师恰当的引导下,将教学内容一环一环的融入到闯关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积极思考、流畅表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方寸课桌间,同学们聚精会神、求知若渴。胡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张桂芳老师展示二年级课例《需要几个轮子》,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数车轮”,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3的乘法口诀。并指导学生通过编制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最后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王茹梦老师展示二年级课例《折一折  做一做》,通过动手操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数学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王老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清晰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的板书设计,令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实现了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王静老师展示三年级课例《什么是周长》两个比赛设计的很典型,每个环节与目标紧扣,包括细节上的引导和在活动中的指导,课件形象直观,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理解的很到位。通过摸、描、围一系列的活动,建立孩子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在测量中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联系生活,把周长知识应用于生活。

        王雪老师展示三年级课例《里程表二》,课前准备充分,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引课时里程表的精彩视频,不但把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把一个抽象问题形象化。讲解过程中,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够更清晰的理解题目中的复杂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李保敏老师展示五年级课例《组合图形的面积》。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从中归纳出由基本图形到组合图形的转化思想。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解释说明-举例验证等一系列验证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

        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老师共同参加了评课议课活动。每位执教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和反思,各评课老师提出意见,发表想法,针对个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马校长对每位老师的课堂进行针对性点评和指导,他指出,在备教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备学生,根据学情调整课堂设计,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习惯,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马校长让老师们多“听”,多“思”,多“说”,多“讲”,达到会“听”,会“议”,最终会“讲”,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终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本次听评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实现了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学校将继续旗帜鲜明地抓好教学这条主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师素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总策划:马同民

策划:王君

审核:路宪波

编辑:李保敏

阅读 16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