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二幼•课程】一双小小手——东平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小一班主题课程

牛小丫
创建于2024-10-30
阅读 18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有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梳头,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课程起源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小班孩子初入幼儿园生活,在自理能力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       美工区活动时:老师我打不开橡皮泥的袋子,我的手没有那么大力气。

‍       中午进餐时:勺子是这么拿的吗?老师你看我拿的对吗?

‍       户外活动时:老师老师,我热了,出汗了。先把扣子解开,我还不会…

‍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发展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主题课程《一双小小手》。

‍       本次主题课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对小手进行初步认知,了解小手的本领,让小手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小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我不会穿衣服。

老师老师,我拧不开这只水彩笔。

老师老师,我会收玩具

      为了让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小手是我们的好朋友,了解小手的作用,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小手是很能干的,从而提高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并且更好地激发了想象力和初步的创新意识,特开展了本次的主题课程。

主题网络图

       将幼儿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每个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根据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双小小手》课程脉络图。

认识我们的小手

       经过前期的讨论,孩子们对自己的小手都很关注,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小手的探索:小手有哪些秘密?小手有哪些本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发现:十个手指上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指纹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有的弯弯的,有的圆圆的,有的像彩虹,有的像漩涡…

       原来我们的小手分手心和手背,手心有细细的掌纹,还有十根手指头,手指上有指关节,让我们的手指更灵活。每个手指有不同的名字,分别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指头上还有硬硬的指甲盖和指纹。

       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了小手的各部位竟然还有不一样的名称和用途,真是有趣。通过调查表的信息反馈,也让老师深刻的意识到,现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

小手的秘密

认识小手

"看,我有10根手指头。"

"我发现每个手指头的高度都不一样。"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手更大。"

        教师小结: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及幼儿积极的互动,我们了解到了孩子们对手的已有经验,为我们接下来的系列活动奠定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并发现其明显特征。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在感兴趣的话题下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自己的想法。我和幼儿一起谈论小手的样子以及如何比大小,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那让我们认识一下小小手吧!

        孩子们发现了手指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小手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每根手指头的作用和本领,发现我们的小手还真能干。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手会自理

       动手能力是幼儿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能干的小手,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日后的小学生活埋下自我服务的种子。

00:15
00:13
00:07

小手会创作

小手会游戏和劳动

小手爱干净

保护小手我有招

怎样保护小手呢?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

手黑黑的时候要洗手。

手上的泡泡要冲洗干净。

洗完要抹香香。

我会洗手

         教师反思:《指南》中指出:“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生活就是我们的大课堂,教育的本质就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到积累和发展。

活动总结

        本次主题课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自己的小手,了解了手的功能,懂得了保护小手。同时,他们大胆用手去感知、探索周围的事物,尝试用双手成就自己的想法,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关于小手的故事就要告一个段落了,但小手探索之旅不会就此停止,我们将立足孩子角度,及时捕捉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聆听孩子们的想法,为孩子们的深度探究提供有利条件。等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会发现,他们的小手会变得越来越能干,也会明白双手可以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阅读 18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